氟尿嘧啶是什么?
氟尿嘧啶为尿嘧啶类似物,属于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本药在体内转化为活性脱氧核苷酸,抑制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阻断脱氧氟尿嘧啶核苷酸转变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从而抑制DNA的合成,还可以影响RNA的合成。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胆道系统肿瘤和胰腺癌)。较大剂量的氟尿嘧啶用于治疗绒毛膜上皮癌,亦常用于治疗乳腺癌、卵巢癌、肺癌、宫颈癌、膀胱癌及皮肤癌等。
为何要使用电子化疗泵持续静脉输注氟尿嘧啶?
氟尿嘧啶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作用于S期细胞,半衰期仅10~20分钟,需要长时间持续输注,存在时间依赖性。采用电子化疗泵能把氟尿嘧啶精确、均匀、微量、安全地泵入体内,可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给药,有助于增强抗癌活性,减少化疗毒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与弹力化疗泵相比,电子化疗泵的报警系统更加灵敏,在遇到阻塞等情况时,警铃就会响起,便于护理人员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电子化疗泵是如何输注药物的?
电子化疗泵,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驱动装置,它是由微型电脑控制精密驱动,并对输液状况进行监控;第二部分为输液装置,是贮液、输液至人体的一次性使用装置,通过参数设定以一定的速度缓慢精确输注。即妥善连接泵头及药盒,调整输液量、每小时泵入量以及极限量等参数,按下运行键,并将键盘锁定,避免使用期间参数更改。化疗泵就会按照调整好的各种参数要求进行连续的药液输注。而在实际应用中,因药液的稠度、浓度很大可能会阻塞输注管路、总量设定与配用液袋实际药量不符、液袋未装到位或药囊不在卡槽内等原因,可能会使注入速度精度产生±10%以上的误差。
使用电子化疗泵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外周静脉用药注射部位可出现静脉炎,持续静脉输注时更容易出现,因此建议使用中心静脉导管(PICC或PORT)给药,以减少对血管的刺激及损伤。
2.化疗泵切忌摔打、碰撞,不要放在高温、高湿和日光直射的地方,严禁照射X光。
3.带泵期间,不要随意触摸电子化疗泵按钮,不要自行对其速度进行调整,当机器发出警报声时应及时通知护理人员;可进行日常活动,但避免穿刺侧肢体过度弯曲、过度抬高手臂、剧烈活动、抬重物(重量不超过5公斤),保持输注管路不受压、扭曲,勿过度牵拉外露导管,防止接头脱落、中心静脉导管拔除。尤其是夜间要更加注意,以免影响治疗。
4.携泵期间不要沐浴,尽量穿宽松衣物,穿脱衣物期间要小心谨慎。禁止高于输液端悬挂使用,平卧时可放在床头或体侧,起床活动时可使用专配保护包挂在胸前或放入衣袋中。同时要观察储液袋是否逐渐缩小变轻,一旦发现异常或者不适则要在第一时间告知护理人员。
1.带泵期间要密切观察大便的颜色、性质、次数,出现腹痛、腹泻时遵医嘱使用解痉剂、止泻剂、肠道调理药等。
2.带泵期间要保持口腔清洁,餐前、餐后、睡前用温水或盐水漱口,软毛牙刷刷牙,动作轻柔,并观察口腔粘膜有无异常,如出现口腔炎遵医嘱使用一些黏膜保护剂。
3.带泵期间宜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软食,并大量饮水(>2000毫升),应避免进食过热、冷、硬、辣和酸等对口腔黏膜有刺激的食物
4.带泵期间勿离开医院,以免发生意外。当储液袋附于内壁,机器发出警报声,显示屏上出现输液结束信息时,即表示化疗结束,应告知护理人员给予拔除。
5.目前化疗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治疗时对抗肿瘤药物的浓度、速度、时间有较高的要求。化疗药物尤其是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的应用方法,目前采用小剂量持续给药为最好的给药方式。传统输液给药患者必须长时间卧床,日常生活需家属协助。便携式电子化疗泵不仅做到精确给药,增强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解决了传统输液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患者可下床自由活动,自主完成日常生活,可缓解其不良反应,缓解其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化疗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