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女性不孕,都有哪些原因?
2024-06-07 16:21:54
作者:李艳锦
作者单位:南宁市中医医院
新生命的诞生是让人惊喜的,然而当女性知道自己无法怀孕时必然也是痛苦的,女性不孕对于个人是健康问题,对于家庭影响夫妻感情,对于社会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女性不孕一般是指婚后一年夫妻没有采用避孕措施正常性生活,始终无法怀孕。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当前至少有15%~20%的育龄夫妇婚后没有办法正常怀孕,这些不孕的夫妇会非常痛苦,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女性不孕呢?今天就针对女性不孕做出分析,希望可以给广大读者朋友们带来更多的科普知识。

一、正常受孕的必备条件

要想找到女性不孕的原因,必然绕不开女性正常受孕必备的条件。根据人体正常生理结构,育龄女性每个月受孕几率为25%,这是基于女性内分泌系统激素水平维持在正常状态,包含女性垂体功能、下丘脑功能、卵巢功能均要在维持正常。要想受孕,女性必须可以排出成熟的卵子,而正常的夫妻性生活可以让卵子结合精子受精,受精卵沿着输卵管进入到子宫内正常位置发育,那么这点也要求子宫内环境必须正常。在了解这些情况以后,我们就可以知道影响女性正常生育,具有复杂的生理因素,任何一个流程发生问题都会阻碍女性正常受孕,所以为什么女性不孕,要从女性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做出分析。

二、女性不孕——生殖系统炎症

女性不孕不育的原因排在首位的就是生殖系统炎症,根据临床反馈的数据发现,育龄女性大部分都伴随妇科炎症。因为现代社会人们开放的性观念,致使婚前性行为等的发生,会不利于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过早性生活和私处卫生不当,增加女性妇科炎症的发生。像常见的输卵管炎、宫颈炎、阴道炎、子宫内膜炎等十分普遍,它们也时造成女性正常受孕的重要原因。

输卵管炎会造成典型的输卵管堵塞,累及输卵管粘连,发生这样的情况后成熟的卵子没有办法正常排出,受精卵也无法通过输卵管到达正常的生长位置。女性输卵管发生异常,就会降低怀孕的概率,而长时间的输卵管炎症增加发生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的可能性,后两者的出现,就会让女性正常受孕条件、环境被破坏,导致不孕。

妇科炎症中宫颈炎、阴道炎等也比较常见,它们是因为外部致病因素感染导致妇科炎症,从而影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因为病原体的存在会影响精子,造成精子失活。而对于妇科炎症多数女性并没有受到重视,早期症状轻,不适感也不明显,女性会忽视,没有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当发现妇科炎症影响自身受孕的时候,才意识到情况严重了,当然此时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会增加治疗难度,更不会收获满意的治疗效果。

三、女性不孕——排卵障碍

女性想要正常怀孕的一个必备常识就是精子和卵子需要结合,那么女性如果存在排卵障碍,无法排出或是无法排出正常的卵子,也会出现女性不孕。排卵障碍的原因复杂,内分泌因素导致的激素水平异常也会造成卵巢异常,各种卵巢疾病中造成育龄女性不孕主要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卵巢肿瘤。根据临床统计结果,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因为这种疾病会造成女性排卵异常,卵巢也可能出现增大,从而降低受孕。

各种类型的卵巢器质性病变也会出现排卵异常,内分泌角度主要出现排卵异常的是垂体下丘脑,内分泌失调的原因关联内分泌器官异常,还有就是患者自身的精神状态,如果女性长时间处于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会发生内分泌失调影响排卵,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女性常见,年龄较大,又想孩子,迟迟未能怀孕,周而复始造成自身情绪的不稳定,怀孕难度增加。

四、女性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妇科非常常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因为盆腔正常生理位置改变或腹腔内微循环异常等,都会对女性的受孕造成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还会出现女性的黄体功能异常,有的患者因此闭经,女性受孕受到影响,不但精子卵子无法结合,还会影响受精卵正常着床。

五、女性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

最后一个常见的女性不孕原因,那就是多次频繁的人工流产。女性频繁人工流产,会造成子宫壁变薄,出现输卵管功能异常,导致女性最终无法正常怀孕。现在社会开放的性观念,导致未婚女性怀孕,又无法正常生育孩子,就会在婚前进行多次人工流产,后期受孕概率就会变小,甚至终身无法怀孕。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