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习惯性流产的症状、诊断与治疗
2024-06-18 16:40:55
作者:张惠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

习惯性流产,也称为复发性流产,是指连续3次或3次以上在妊娠20周之前的自然流产。这一病症不仅给女性带来身体上的痛苦,更在心理上造成巨大的压力。本文将深入探讨习惯性流产的定义、原因、症状、诊断以及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习惯性流产的原因

1.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的胚胎多数会发生流产,极少数可能继续发育形成胎儿,但出生后也会发生某些功能异常或合并畸形。

2.内分泌因素:孕妇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内分泌异常,可能导致受精卵不易着床或着床后发育受到影响。

3.解剖因素:先天性子宫畸形如子宫过小、宫腔粘连、子宫肌瘤等,可能造成受精卵无法正常发育。

4.感染因素:孕妇感染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等病原体,这些微生物经由胎盘而感染胚胎,可造成胚胎发育畸形以及流产。

5.免疫因素:母体对胚胎的免疫攻击,如封闭抗体呈阴性,也可能导致习惯性流产。

6.环境因素:砷、铅、甲醛、苯等化学和放射性物质过多接触,可能造成习惯性流产。

习惯性流产的症状

1.阴道出血:习惯性流产比较典型的症状是阴道的出血现象,一般出血量比较少,可持续出血几天甚至是几周时间。

2.腹痛:早期患者还伴有轻微的腹痛症状,这是由于胚胎从子宫壁剥离,刺激子宫收缩引起的。

3.早孕症状消失:部分患者在发生习惯性流产之前会有早孕症状突然消失的征兆,这是因为胚胎停育,体内的HCG可发生下降。

习惯性流产的诊断

1.遗传检查:夫妇染色体检查是诊断习惯性流产的重要方法。

2.解剖因素检查:超声、宫腔碘油造影、宫腔镜、腹腔镜、宫颈扩张器等检查可帮助诊断解剖因素造成的习惯性流产。

3.免疫检查:封闭抗体、夫妇HLA配对等检查可帮助诊断免疫性流产。

4.病原体感染的检查:对生殖道进行有关病原体方面的检查,了解有无微生物感染。

5.内分泌诊断:基础体温测定、子宫内膜活检、激素测定、血清泌乳素(PRL)测定等检查有助于诊断内分泌异常。

习惯性流产的治疗

1.手术治疗: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手术疗法,如宫颈内口松弛修补术、宫颈环扎术等。

2.西医治疗:针对黄体功能不足的患者,可尽早注射HCG或黄体酮,并酌情选择应用维生素E和甲状腺素、孕激素等药品。

3.中医治疗:采用穴位针灸、内服中药等方法,如滋肾育胎丸、当归芍药散等,以补肾养肾、益气培元和固气养血。

健康小结

习惯性流产是一个复杂的病症,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对于患者而言,积极寻找病因,接受针对性的治疗,是预防和治疗习惯性流产的关键。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不良因素的影响,也是预防习惯性流产的重要措施。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