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揭秘复发性流产:原因、诊断与治疗方法
2024-06-18 16:42:29
作者:黄云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

流产是指妊娠在28周以前、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分为早期流产与晚期流产,早期流产是指发生于12周以前的流产,晚期流产是指发生于12周以后的流产。流产又分为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自然流产的发生率占全部妊娠10%~15%左右,多数为早期流产。具体原因可能包括胚胎发育异常、母体健康问题、环境因素等。流产可能会对女性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本文将带你了解复发性流产相关的知识。

什么是复发性流产

复发性流产(RSA),是指女性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2次及以上的自然流产。这种情况对女性的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根据医学研究,复发性流产可分为两类:原发性复发性流产和继发性复发性流产。原发性复发性流产是指从未有活婴出生的复发性流产;继发性复发性流产是指曾有正常分娩的复发性流产。这两种类型的复发性流产,都有着相似的临床表现,如阴道出血、腹痛等,但具体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却有所不同。在下一部分,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及其治疗方法。

复发性流程的病因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导致RSA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夫妻双方的染色体异常,或者父母的基因中携带了某些容易导致流产的突变,就会增加RSA的风险。这些突变可能包括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异常,以及基因突变等。

2.免疫因素及血栓前状态:免疫因素在RSA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免疫系统在正常情况下,会识别并排斥外来入侵的微生物,保护身体不受感染。然而,如果免疫系统过于敏感或功能异常,就会攻击自身组织,导致流产。最常见的有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约占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1/3;同种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约占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2/3。血栓前状态(即易栓症)分为遗传性血栓前状态及获得性血栓前状态,如遗传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抗凝蛋白缺陷症;以及各种易于导致血栓形成的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等。

3.解剖结构异常:解剖结构异常也是RSA的常见原因之一。解剖结构异常包括子宫畸形,如双角子宫、纵隔子宫等,这些子宫形态的异常可能导致怀孕后子宫肌肉收缩过度或无力,从而导致流产。宫颈环状狭窄、宫颈内口松弛等宫颈问题也可能导致流产。这些解剖结构异常可能是由于先天发育异常、宫腔手术(如刮宫术)等引起的。对于有这些问题的孕妇,医生可能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流产的发生,例如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4.内分泌因素:最常见的为黄体功能不全、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5.感染因素:常见的感染病原体有衣原体、弓形虫、巨细胞病毒、人微小病毒B19等。

6.男性因素:以往这一因素常常被人们忽略,其实精液因素、精液不液化、精液畸形率高、精子活力低、精子凝集等男性因素都可以引起流产。

7.生活不良习惯与环境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也可能增加RSA的风险。例如,长期酗酒、吸烟、吸毒等行为可能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导致流产。长期暴露于某些化学物质或污染环境中也可能对胚胎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对于有复发性流产风险的孕妇,应该避免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以降低流产的风险。

复发性流产对孕妇的影响

复发性流产对孕妇的心理影响是深远的。经历过多次失败的妊娠过程,孕妇可能会产生焦虑、沮丧、无助等负面情绪,甚至可能出现抑郁症状。这种心理压力可能导致孕妇睡眠质量下降,食欲减退,情绪波动大,严重时还可能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复发性流产不仅对孕妇的心理产生影响,也对孕妇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频繁的流产可能导致孕妇出现免疫系统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反复的流产也可能导致孕妇出现贫血、营养不良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孕妇的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复发性流产不仅对孕妇本人产生影响,也对整个家庭产生影响。对于孕妇和她的家人来说,他们可能会经历失望、焦虑、沮丧等情绪波动,这些情绪可能会影响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甚至影响到整个家庭的幸福感。复发性流产也可能会给孕妇带来身体上的疼痛和不适,这些疼痛和不适也需要家庭成员的照顾和支持。

复发性流产的治疗

复发性流产的治疗方法包括:1.病因治疗:根据患者流产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调整生活方式、改善生活习惯、治疗疾病等。2.药物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黄体功能不全者可补充孕激素或绒促性素等;如有自身免疫疾病,需要行免疫治疗等。3.手术治疗:如需进行手术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如孕前腹腔镜宫颈环扎术、宫腔镜手术等。

总结

对于经历过复发性流产的孕妇和她的家人来说,她们需要得到更多的关心和支持,以便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一困难时期。如果发现复发性流产对孕妇的身体造成了持续的损害,那么及时的医疗咨询和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