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症肺炎的定义,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般是结合局部炎症程度和炎症扩散情况、自身炎症反应来判定,现在的判定依据包括合并急性呼吸衰竭、低氧血症、休克,或其他器官功能障碍。重症肺炎是呼吸内科常见病,以精神萎靡、呼吸衰竭以及血压降低为主要表现,按照感染源来分,分为医院获得性肺炎和社区获得性肺炎,一般是因病毒、细菌或真菌感染所致。具体分析重症肺炎的临床表现,第一个常见表现是以呼吸衰竭为主,同时伴随烦躁、精神萎靡、嗜睡情况,如果炎症程度较高,还会出现视盘水肿、意识障碍,继发昏迷、惊厥等情况,小儿重症肺炎可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第二个常见表现是循坏系统损害,可见心音低钝、脉搏减弱以及心率加快,还有肺部啰音增加、发绀等问题,更甚者出现休克,同时发生周围循环衰竭情况。
重症肺炎如何诊断?
诊断重症肺炎时,首先是要观察临床表现和具体的症状,一般是是否有低氧血症、急性呼吸衰竭、休克等情况,还有就是是否有必要进行呼吸机治疗,其次是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比如呼吸频率、血压,重症肺炎患者的呼吸频率在30次/min以上,动脉收缩压<90mmHg,还有做血液检查,观察红细胞、白细胞、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数据,另外还要做影像学检查,通常是实施X线检查,对肺部炎症情况进行观察和了解,重症肺炎患者炎症一般会扩散的双侧,甚至是多肺叶,肺不张比较明显,除此以外,还要通过血气分析来判断是否要予以机械通气,如果动脉血氧分压<60mmHg,氧合指数<300mmHg,则要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重症肺炎怎样治疗?
一般情况下,重症肺炎要收治ICU进行隔离治疗,以防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确诊之后,首先实施抗感染治疗,先做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用耐药性比较低的抗生素,并采取联合用药方案,例如针对不耐药的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而言,可以选择阿莫西林、青霉素+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药物,之后,再着重观察病情的变化情况,结合病情严重程度、机体耐受程度,确定是实施普通的面罩吸氧,还是要做创伤性更大的气管插管,接着,持续监护生命体征变化,了解病情,根据血培养结果,对抗生素的使用进行调整,除了抗感染治疗,还要纠正酸碱失衡、水电解质失衡,并进行补液治疗和止咳化痰等支持疗法。如果患者存在一些特殊情况,要调整抗生素的基本方案,比如存在肺脏合并症(慢阻肺、支气管扩张等),可以选择四代头孢菌素,比如头孢匹罗等,能将铜绿假单胞菌等病原体覆盖,还能覆盖青霉素耐药性肺炎链球菌,如果患者长时间卧床,可能会发生吸入性肺炎,特别是神经系统病变患者,在抗生素选择方面,需要覆盖厌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比如氨基青霉素+克林霉素、亚胺培南或者是β内酰胺酶抑制剂,
除了以上的治疗之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治疗期间,要关注患者的各项表现,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比如患者体温较高,除了应用降温药,也要配合物理降温法,如果患者咳嗽咳痰严重,除了应用一些止咳化痰药,也要适时的叩击背部,并让患者做正确的深呼吸动作,如此一来有利于痰液的排出,还可以通过多喝水的方式来稀释痰液,如果有必要,可以做雾化吸入治疗,除了药物治疗,还要积极控制饮食,重症肺炎患者如果可以自主进食,那么相应的可以多吃新鲜蔬果,并选择易消化、清淡的食物,结合身体情况适当活动。
总而言之,肺炎是发病率排第一的感染性疾病,在人类总死亡率中,排第五到第六位,重症肺炎病情更加凶险多变,不仅仅有肺炎常见的呼吸系统症状,还会伴随呼吸衰竭以及其他多个系统明显受累的情况,死亡率非常高,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临床综合征,不论是在风险因素,还是在流行病学或结局方面,都有独特之处,需要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