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心脏骤停怎么办?
2024-05-30 11:13:28
作者:陈艳丽
作者单位: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急诊科
心脏骤停,作为一种紧急的医学状况,指的是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导致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进而威胁生命。在面临这一紧急情况时,迅速而有效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提供一份详尽的心脏骤停急救科普指南,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并应对这一突发状况。

一、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

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呼之不应。

呼吸停止或呼吸微弱,呈叹息样呼吸。

脉搏不能触及,血压无法测量。

面色苍白或青紫,皮肤湿冷。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二、心脏骤停的原因

心脏骤停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

心、肺等器官出现器质性病变,如急性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等。

环境因素刺激,如长时间处于低氧环境中。

药物中毒,如误服或过量服用某些药物。

突发意外状况,如电击、溺水等。

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低钾血症等。

脑血管疾病,如脑水肿、颅内出血等。

三、心脏骤停的急救措施

心脏骤停的急救措施应迅速而有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识别心脏骤停

观察患者意识、呼吸和脉搏情况,确认是否发生心脏骤停。

2.紧急呼叫

一旦确认心脏骤停,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并告知患者情况和所在位置。

3.心肺复苏(CPR)

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两个步骤。

胸外心脏按压:将患者平放在硬板床上或地面上,解开上衣,露出胸部。施救者跪在患者一侧,将一只手掌掌根放在患者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另一只手掌重叠放在第一只手掌上。双手十指相扣,掌根与胸骨垂直,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进行按压,每次按压使胸廓下降5-6cm。

人工呼吸:在每次按压后,施救者应用口包住患者口部,吹气两次,每次吹气持续1秒钟以上,确保患者胸部隆起。如条件允许,可使用面罩或球囊等辅助通气工具。

4.电复律

如在医院内发生心脏骤停,且患者为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应及时给予电击复律或电击除颤。电击复律或除颤的目的是使紊乱的心率立即恢复为正常的窦性心律。

5.药物治疗

如有条件,可给予患者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药物,以提高心肌收缩力和血压。但需注意,这些药物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四、预防心脏骤停的措施

预防心脏骤停的措施主要包括: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从而预防心脏骤停的发生。

2.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心血管疾病的筛查和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有助于预防心脏骤停的发生。

3.规范用药

对于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遵医嘱规范用药,控制病情进展,降低心脏骤停的风险。

4.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波动等诱发因素,保持心态平和、生活规律。

总结

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的医学状况,需要迅速而有效的急救措施。本文介绍了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原因、急救措施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并应对这一突发状况。在面对心脏骤停的患者时,我们应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同时,我们也应重视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健康管理,降低心脏骤停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