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期护理
卧床休息: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2~3周,以减少不必要的搬运,防止出血加重。在此期间,应避免用力大便、移动头部、情绪过于激动等可能引起颅内压和血压升高的因素。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呼吸、脉搏等,以及水、电解质的变化。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神志不清的患者,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注意勤吸痰,防止痰液堵塞呼吸道。同时,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细菌感染并发症。
二、饮食护理
饮食原则:给予低胆固醇、低盐、低脂饮食,适当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的食物。饮食要易于消化,避免刺激性食物。
特殊饮食:对于发生应激性溃疡的患者,应给予禁食;对于出现吞咽障碍以及意识障碍的患者,可以给予鼻饲流质。
三、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在脑出血发生后,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的变化,预防出现消化道出血、脑疝等并发症。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头痛、呕吐、血压升高、呼吸不规则等症状,以及腹部饱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的征兆。
及时采取措施: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并通知医生处理。例如,对于脑疝的形成,应及时应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对于消化道出血,应及时应用止血药物治疗。
四、呼吸道管理
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定时翻身拍背,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氧治疗: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以给予吸氧治疗以改善脑缺氧状况。
五、皮肤护理
定时翻身: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定时翻身以避免发生褥疮。每次翻身时应注意避免拖拉、推等动作以防造成皮肤损伤。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铺应经常保持干燥清洁,定时用温水擦澡按摩以增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
六、心理支持
消除疑虑:脑出血患者常有忧郁、沮丧、烦躁、易怒等情绪反应。家属应从心理上关心体贴患者多与患者交谈消除患者的疑虑及悲观情绪。
建立信心:耐心地向患者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七、功能训练
保持功能位:在患者卧床期间应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以保证肢体功能顺利康复。具体方法包括仰卧或侧卧位时头抬高15~30度下肢膝关节略屈曲足与小腿保持90度脚尖向正上上肢前臂呈半屈曲状态手握一布卷或圆形物等。
功能锻炼: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尽早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功能锻炼应每日进行3~4次幅度和次数逐渐增加。随着身体的康复应鼓励患者自行功能锻炼并及时离床活动但应严防跌倒踩空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总结
脑出血的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努力和配合。通过掌握上述护理措施并严格执行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预防脑出血的重要性通过积极预防减少脑出血的发生对于保障人们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