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为什么急诊危重病人不建议做磁共振
2024-06-11 13:44:13
作者:梁德金
作者单位: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在繁忙的急诊室里,医生们每天都在与死神赛跑,争分夺秒地抢救着每一个生命。在众多的医学检查手段中,磁共振成像(MRI)以其高分辨率、无辐射等优点,成为了医生们诊断疾病的得力助手。然而,对于急诊危重病人来说,磁共振检查却并非首选,甚至有时会被医生们明确拒绝。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文将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详细解释为什么急诊危重病人不建议做磁共振。

一、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

首先,让我们简要了解一下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强磁场和射频脉冲使人体组织中的氢原子核发生共振,并通过接收这些原子核释放的能量信号来形成图像的技术。由于其独特的成像原理,磁共振成像能够提供比传统X光和CT更为清晰、详尽的解剖信息,同时避免了电离辐射对人体造成的潜在伤害。

二、急诊危重病人的特点

急诊危重病人通常具有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变化快等特点。他们可能处于昏迷、休克等状态,需要立即进行抢救和治疗。对于这类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任何延误都可能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三、急诊危重病人不建议做磁共振的原因

时间因素

磁共振检查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来完成。急诊科室注重快速而准确的诊断,以便尽早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磁共振扫描通常需要预约和等待时间,这与急诊科室迅速诊断的需求不相符。对于急诊危重病人来说,他们的情况往往十分紧急,需要立即进行诊断和治疗。长时间的等待不仅可能延误病情,还可能给病人带来额外的风险和不适。因此,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医生们往往会选择更为快捷、有效的检查手段,相比之下,CT(计算机断层扫描)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影像结果,并且对于大多数急诊情况提供足够的信息。

监护设备限制

急诊危重病人在接受检查时,通常需要携带各种监护设备,如心电图机、血压监测仪等。然而,这些设备大多含有金属部件,无法进入强磁场环境。如果强行将病人和监护设备带入磁共振机房进行检查,可能会对设备造成损坏,甚至危及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因此,在监护设备不能带入磁共振机房的情况下,急诊危重病人往往无法接受磁共振检查。

病情不稳定性

急诊危重病人的病情往往不稳定,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和异常情况。在磁共振检查过程中,病人需要保持静止不动的状态,这对于病情不稳定的病人来说,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此外,磁共振检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振动也可能对病人造成不适和刺激,进一步加重病情。因此,从病情稳定性的角度考虑,急诊危重病人也不建议做磁共振检查。

检查风险性

虽然磁共振成像技术本身无辐射、安全性高,但对于某些特殊病人来说仍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等)的病人可能无法接受磁共振检查,因为强磁场可能对金属植入物产生干扰或损坏。此外,患有严重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疾病的病人也可能在检查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因此,在评估病人是否适合进行磁共振检查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四、替代检查手段

虽然急诊危重病人不建议做磁共振检查,但医生们仍有多种替代检查手段可供选择。例如,X光检查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能够初步判断病人的骨折、气胸等病变情况;CT检查则能够提供更为详细、立体的解剖信息,有助于医生准确诊断疾病。此外,超声、心电图等无创检查手段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急诊危重病人的检查需求。

五、总结

综上所述,急诊危重病人不建议做磁共振检查的原因主要包括时间因素、监护设备限制、病情不稳定性和检查风险性等方面。在急诊危重病人的情况下,由于时间耗费、安全因素以及快速诊断需求等原因,磁共振并不是首选的影像检查技术。医生们通常会选择其他更适合急诊情况的影像检查手段,以确保患者能够及时接受紧急治疗。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了解和认识,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恐慌。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