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警惕胃癌信号:身体发出的警示你了解吗?
2023-05-17 16:01:52
作者:赵艳云
作者单位:唐山市第三医院  第三医院外二科

引言:胃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居高不下。然而,由于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往往在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了解胃癌的早期信号,对于提高胃癌的早诊率和治愈率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胃癌的常见症状及体征,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胃癌,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一、胃癌的常见症状

1. 胃痛或不适

胃痛或不适是胃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这种疼痛通常表现为钝痛、胀痛或烧灼感,且持续时间较长,不易缓解。需要注意的是,胃痛并非胃癌的特异性症状,许多其他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等也可能引起胃痛。因此,当出现胃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2. 食欲减退和消瘦

食欲减退和消瘦是胃癌患者常见的全身症状。由于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患者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导致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此外,胃癌还可能影响患者的消化功能,进一步加重食欲减退和消瘦症状。当出现这些症状时,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营养支持和肿瘤治疗。

3. 恶心和呕吐

恶心和呕吐是胃癌患者常见的消化道症状。由于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可能阻塞消化道或压迫胃部神经,导致恶心和呕吐。此外,胃癌还可能引起胃酸分泌过多或胃黏膜受损,进一步加重恶心和呕吐症状。当出现这些症状时,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止吐和护胃治疗。

4.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是胃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可能侵犯胃黏膜血管或引起溃疡出血。患者可能出现呕血、黑便或血便等症状。当出现这些症状时,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止血和抗肿瘤治疗。

5. 腹部肿块

腹部肿块是胃癌患者晚期常见的体征之一。由于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可能在腹部形成肿块。这些肿块通常质地较硬、表面光滑或凹凸不平,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当出现腹部肿块时,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肿瘤分期和手术治疗。

二、胃癌的高危因素

除了了解胃癌的常见症状外,了解胃癌的高危因素同样重要。以下是胃癌的主要高危因素:

1. 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能在胃黏膜中存活的细菌,它能引起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并可能诱发胃癌。因此,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主要高危因素之一。

2. 不良饮食习惯:长期摄入高盐、腌制、烟熏、煎炸等食品可能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此外,缺乏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营养素也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

3. 吸烟和饮酒:吸烟和饮酒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可导致胃黏膜损伤和癌变;而长期大量饮酒则可能引起胃黏膜炎症和溃疡,进而诱发胃癌。

4. 遗传因素:胃癌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胃癌筛查和体检。

5. 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也可能影响胃癌的发病风险。一般来说,中老年人、男性、从事化工、金属加工等职业的人群胃癌发病率较高。

三、胃癌的预防与早期诊断

针对胃癌的高危因素和常见症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胃癌并提高早期诊断率:

1.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富含营养素的食物;少吃高盐、腌制、烟熏、煎炸等食品。

2.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是预防胃癌的重要措施之一。吸烟者应尽早戒烟;饮酒者应限制饮酒量或戒酒。

3. 定期体检和筛查:定期进行体检和胃癌筛查是早期发现胃癌的关键。建议有胃癌家族史或高危因素的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40岁以上人群也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

4. 积极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积极治疗感染,降低胃癌的发病风险。

5. 关注身体变化:关注身体变化,如出现胃痛、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

四、结论

胃癌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了解胃癌的常见症状和高危因素对于提高胃癌的早诊率和治愈率至关重要。通过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戒烟限酒、定期体检和筛查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胃癌的发病风险;同时关注身体变化并及时就医检查也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胃癌。让我们共同关注胃癌防治工作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