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SPECT/CT 检查:辐射量有多大?安全吗?
2024-06-05 14:06:35
作者:方建芸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核医学科
SPECT/CT 检查是诊断甲状腺、骨相关性病变最常用的核医学检查技术,通过放射性核素定位病灶并进行疾病诊断,为疾病诊断、鉴别与治疗提供多方面信息。然而,许多人担心SPECT/CT检查可能对人体造成辐射危害,因此不愿接受检查,导致诊断和最佳治疗时机被耽搁。对此,本文将为大家介绍 SPECT/CT检查的原理与作用,谈一谈 SPECT/CT检查的辐射量与安全性,以及SPECT/CT检查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什么是 SPECT/CT检查?  SPECT/CT 检查是通过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药物进行显像,放射性标记的药物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后在脏器、病变部位以及正常组织间形成放射性浓度差,通过SPECT/CT 采集图像,再经过计算机处理成像,就能够展示特定器官或组织的状态,为甲状腺、骨相关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技术相比,SPECT/CT成像具备高特异性与敏感度,可满足功能显像与分子显像的需求,图像不仅能够展示组织结构, 而且能够提供组织或脏器功能信息。SPECT/CT显像方式灵活多样,可根据检查要求实现平面、断层、静态、动态、局部或全身显像,为甲状腺、骨相关性疾病诊断与鉴别提供特异性信息。目前骨SPECT/CT常用于骨原发和继发性肿瘤筛查和诊断,比如骨转移性肿瘤可通过SPECT/CT检查实现早期疾病诊断,时间可早于X线检查的3~6个月,这对于肿瘤疾病早期诊断、治疗、预后改善有着重要意义。骨转移风险较大的癌症包括乳腺癌、肺癌、食管癌等,均可将SPECT/CT作为疾病筛查、疗效评估的主要手段。 SPECT/CT检查的辐射量有多大?安全吗? SPECT/CT检查虽然具有一定的辐射性,但其影响微乎其微。具体而言,SPECT/CT检查的辐射剂量极低,单次检查的剂量通常不超过0.1mSv,远低于引发健康问题的阈值。SPECT/CT的辐射量相对普通CT较低,两者均处于医学上的安全范围内,因此接受SPECT/CT检查时无需过度担忧。尽管SPECT/CT检查带有辐射,但由于其剂量极低,在安全范围内,通常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由于他们对辐射的敏感性较高,因此在接受SPECT/CT检查时,应遵循“实践正当化、防护最优化”的原则,以降低潜在的辐射风险。对于孕妇,应禁止做SPECT/CT检查,以防止对胎儿造成辐射伤害。 如有疑虑或不适,请及时与医生沟通。在检查结束后,可以适当增加饮水和排尿,以促进体内代谢,加快放射性物质的排出,同时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 SPECT/CT检查注意事项有什么? 不同患者开展SPECT/CT检查的目的也有差异,医师则应考虑患者检查目的叮嘱其注意事项。若患者针对脑血流灌注进行检查,建议提前1~2d停止服用扩脑血管药物,以免影响检查结果;若患者针对心肌灌注进行检查,建议提前1d停止使用硝酸甘油、地奥心血康等药物,若有安装起搏器则应如实告知;若患者针对全身骨骼进行检查,建议提前排便排尿,避免尿液污染衣物。若患者针对甲状腺进行检查,则建议提前停用含碘元素药物,并在药物代谢完后再去做相应的检查,饮食方面避免食用富含碘的食品;若患者进行肾动态显像检查,则建议患者检查前30分钟饮水300-500ml,并在显像前排空膀胱,改善显像质量,整个检查过程中须保持体位不动,如不能平躺15分钟者,需要在检查前告知医护人员提前给与镇痛,以免随意移动身体影响图像质量。患者上机之前应检查自己身上是否有金属物品,提前将其摘下并妥善保存,避免金属物品遮挡检查部位影响检查结果,造成重复检查。另外,患者应遵医嘱在注射显像剂后的2h增加饮水,检查完成之后可恢复正常饮食,24小时内避免进入公共场所,在检查后1周内避免接触孕妇和婴幼儿。

综上所述,通过SPECT/CT显像技术对患者的相关组织、器官进行检查可为疾病早期诊断提供准确依据。然而,由于核医学SPECT/CT检查目前尚未普及,许多患者对其了解程度有限,过分担忧检查过程中辐射对于身体健康的影响,在接受这一检查时容易感到焦虑和紧张。对此,患者应当了解SPECT/CT辐射是很微小的,SPECT/CT检查是安全的。谨遵医嘱,保持积极的心态,做好检查前准备,提升检查结果准确性,发挥SPECT/CT在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影像学依据。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