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发烧咳嗽背后的秘密:认识与防范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2024-06-05 15:34:44
作者:李园萍
作者单位:江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患儿5岁,父母代主诉:“因发热咽痛7日与门诊入院”,经血常规及各项生化指标的检查,我科回报白细胞13.96×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66.70%增长,CRP升高,经抗病毒及抗细菌感染合并治疗,患儿仍反复发热。

6月17日晚,医生加开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18日晨因患儿抽血困难,家属拒再次采血,医生提议与16日晚标本共用检查,我科告知标本超过24h,结果仅供参考,医生无异议。18日回报,外周血未见异型淋巴细胞。6月20日,复查血常规及外周血细胞形态,我科医生提出由患儿自行采集末梢血进行镜检。镜检发现异型淋巴约15%,EBV核酸结果异常升高,支持EB病毒感染所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6月23日,复查CRP正常,患儿出院。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感冒发烧引起的发热、咳嗽都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但是有些疾病因为症状与感冒发烧相似,很容易被忽略进而耽误治疗,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的案例为大家揭秘一种可能被忽视的疾病一一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俗称“接吻病”)。

一、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概览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简称IM)是一种由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引起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这种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广泛存在于人群中,多数人在儿童时期就已被感染,但往往呈隐性感染状态,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然而,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或受到其他因素影响时,EBV可活化并引起IM的发生。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影响青少年和年轻人,这部分人群免疫系统未成熟或活跃,易感染EBV。任何年龄层的人都可能感染EBV并发展为IM,特别是免疫系统较弱或有其他疾病的人。

二、主要症状

1.发烧与咳嗽:疾病初期,发烧和咳嗽为典型症状,类似普通感冒。但新型疾病发烧持续,咳嗽多为干咳,有别于普通感冒。故出现持续性发烧和干咳时,应高度警惕。

2.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颈部、腋下或腹股沟区域

3.极度疲劳:持续性乏力,患者可能感到全身无力,精神萎靡,难以集中注意力。

4.咽痛与腺体肿胀:咽喉红肿,吞咽困难。

5.其他症状:除了典型症状,新型疾病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头痛和肌肉疼痛可能是病毒扩散的结果,脾脏肿大可能是免疫系统过度活跃。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胸痛、腹泻等症状。

三、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症状持续时间:IM 症状通常比普通感冒持续时间更长,还可能会有特殊症状,如淋巴结肿大和极度疲劳等,可以通过通过血液检测、EBV抗体等手段确诊。 IM的诊断与治疗    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中的1)全血细胞计数结果显示淋巴细胞增多,可观察到异型淋巴细胞(异常形态的淋巴细胞)。2)EBV抗体检测中VCA-IgM阳性提示近期感染;VCA-IgG滴度上升或EA-IgG阳性。3)EBV DNA检测中血液、唾液等样本中检测到EBV DNA。4)异型淋巴细胞计数:≥10%或总数≥1.0×10^9/L都支持诊断。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通常为自限性疾病,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具体措施包括: 休息:强调卧床休息,尤其是在疾病初期,以减轻症状和预防并发症。 对症治疗: 使用退热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控制高热,使用含漱剂或喉片减轻咽痛。鼓励摄入高蛋白食物和充足水分,必要时使用口服补液盐。同时还要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脾脏破裂。在药物治疗方面,抗病毒治疗(如阿昔洛韦)一般不常规推荐,除非病情严重或有并发症,合并细菌感染时使用抗生素。如果有心肌炎、肝炎、溶血性贫血等严重并发症出现时,可能需要糖皮质激素治疗。 五、如何有效防范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1.个人卫生:勤洗手,减少与病原接触机会;

2.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规律作息,均衡饮食;

3.避免唾液共享:使用个人餐具,避免亲密接触如接吻,特别是在对方生病时;

4.公共物品消毒:定期清洁常触物品,如手机、键盘等疾病意识提升,了解IM知识,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接触史。

IM 虽多为自限性疾病,但正确识别与合理应对至关重要,我们倡议社会公众提高健康意识,采取预防措施,减少疾病传播鼓励疑似病例尽早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或引发并发症。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