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属于一种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该疾病会使患者的听力下降,导致患者鼓室出现积液等。中耳积液通常是渗出液或者是浆液性漏出,还可称为黏液。
一、分泌性中耳炎的预防
1.增强机体免疫力。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均需要通过体育锻炼的方式增强自身的机体免疫力。就婴幼儿来说,最好母乳喂养到6个月,因为母乳中包含很多的抗体,可以提高婴幼儿的免疫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病毒的侵袭。
2.注意个人卫生。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应该密切关注耳朵的卫生情况。为了防止耳道进水并降低感染的几率,在洗澡或者是游泳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耳朵进水。若耳朵不小心进水,需要立即使用干净的棉签将水排掉。另一方面,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样能够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勤洗手可以避免细菌与病毒的传播,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或者是食物以后应将手彻底洗干净;勤洗澡能够有效的清理皮肤表层存在的汗液与污垢,避免出现皮肤病。
3.保持鼻腔通畅。分泌性中耳炎疾病的存在多数和咽鼓管堵塞、鼻腔阻塞等存在直接关系。为了更好的防范这个疾病,非常有必要保证鼻腔通畅。在平时生活中,需要采取相关手段保证鼻腔的通畅。其一,按时清洁鼻腔是有效防范分泌性中耳炎的基本条件。按时使用生理盐水或者是专用的鼻腔清洗液冲洗鼻腔,能够更好的清理鼻腔中的灰尘、分泌物及细菌,降低感染的几率。其二,使用鼻喷剂可以保证鼻腔通畅。鼻喷剂可以直接作用于鼻腔黏膜,有利于减轻鼻腔炎症、缓解鼻塞的情况,进而确保鼻腔顺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利用鼻喷剂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防止长时间使用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二、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措施
为了更好地减轻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特征,需要从环境、饮食及生活等多个层面加强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环境护理。保持良好的居住环境与干净的卫生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效的防范疾病的发生。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可以降低疾病感染的几率,加快疾病的恢复。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经常的打扫地面、家具及窗户等表面的卫生,这样可以彻底的清除灰尘、污垢,防止细菌滋生。与此同时,保证居住空间空气流通。这就需要人们按时开窗通风,或者是借助空气净化器等确保室内拥有新鲜的空气。一个干净的居住环境既可以让我们身体感到舒服,心情舒畅,同时还可以避免人们出现各种疾病。灰尘与细菌是很多疾病的传播载体,一个干净的环境可以减少这些病菌的存在。另外,在疾病恢复阶段,一个整洁的环境还能够加快患者身体的康复。
2.饮食护理。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食用各种各样的食物,避免食物的单一性,这样可以加快身体的恢复。对于食物的选择,需要食用清淡食物,防止食用太油腻或者是辛辣的食物,这样可以降低疾病的感染率。另外,患者还需要多食用新鲜的瓜果蔬菜,这些食物中包含很多的矿物质与维生素,能够提高患者的身体免疫力,加快新陈代谢。另一方面,患者不能吸烟,酗酒。吸烟与酗酒既会使病人的病情更加严重,同时还会对治疗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乃至造成疾病反复发作。所以,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患者应戒烟戒酒。
3.生活护理。对于生活方面的护理,在平时生活中擤鼻涕是人们经常做的一个动作,这就需要人们不能用力太猛。用力太大就会损伤鼻腔黏膜,或许会使引起鼻腔炎症或者是出血。所以,在平时生活中可以通过单侧交叉的方法擤鼻涕,具体做法是先按住一边的鼻孔,擤出另外一边鼻孔中的鼻涕,接着交替按住,擤出另一边的鼻孔中的鼻涕。通过这种交替的方法,既可以更好的解决鼻腔中的鼻涕,同时又可以保证呼吸道的顺畅。
另一方面,针对慢性疾病的患者而言,因为他们本身的身体情况较差,并不适合参与一些活动项目。比如,尽管游泳是一项非常好的全身运动,但是针对一些慢性疾病的患者而言,因为身体条件的影响,他们不能参加这项活动。究其原因是,在游泳过程中,水或许会进入耳道或者是鼻腔中,提高该疾病的感染几率。
结论
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较强的危害性,严重的情况下还会使患者出现听力障碍,鉴于此,这就需要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己耳部的变化,重复了解分泌性中耳炎的有关知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从而更好地防范该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