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泌尿外科科普——带你了解尿道结石
2024-06-12 15:10:50
作者:刘长昆
作者单位:高唐县人民医院
尿道结石也称为尿石症,是指在泌尿系统内形成的固体结晶体。这些结石主要由矿物质和盐类组成,大小不一,小至沙粒,大至黄豆或更大。尿道结石可能导致尿道梗阻、疼痛、排尿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损伤尿道,影响肾功能。

尿道结石的形成原因

1.饮食因素。尿道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的一种病症,其形成原因多种多样,涉及饮食因素、生活习惯和泌尿系统疾病等多方面。高蛋白、高盐、高钙饮食容易导致尿液中的草酸钙、尿酸等物质增多,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高盐饮食会导致尿钙排泄增加,从而促进草酸钙结石的形成。此外,饮食中缺乏足够的水分摄入也会导致尿液浓缩,增加结石形成的可能性。

2.生活习惯。不良生活习惯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增加尿道结石的风险。缺乏运动会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在此情况下,尿液中某些盐类和矿物质如钙、尿酸和草酸的浓度可能会增高,这些物质在尿液中过饱和沉积,最终形成结石。除此之外,憋尿是另一种可能导致尿道结石风险增加的不良习惯。憋尿会导致尿液在膀胱中停留时间过长,同样可以增加尿液中矿物质的浓度,促进结石的形成。

3.泌尿系统疾病。尿路感染可以导致尿液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从而促进结石的形成。而尿路梗阻则会导致尿液滞留,增加尿液中的矿物质和盐类沉积的机会。同时肾功能不全会导致尿液中的代谢废物无法有效排出,从而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一些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也会导致尿液流动异常,增加结石形成的可能性。

尿道结石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尿道结石较为常见的初级治疗方式,对于小于5毫米的结石来说,患者通常可以自行排出。药物治疗主要目的是缓解患者的症状,以及促进患者及时排出结石。一般使用的药物包含利尿剂、抗炎药,以及缓解尿道痉挛的药物。同时钙通道阻滞剂和α-受体拮抗剂能够帮助放松患者尿道的平滑肌,从而促进结石的排出。

2.体外冲击波碎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适用于直径在2厘米以下的结石。此技术通过使用高能冲击波粉碎结石,将其分解为小颗粒后自然排出体外。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进行手术,患者恢复快,痛苦较小。然而,对于较硬的结石或者位置不利于冲击波聚焦的结石,这种方法可能不够有效。

3.手术取石。对于大型结石或是通过药物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无效的情况,患者就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取石。手术方法包含经皮肾镜取石术和尿道镜取石术等。这些手术通过小切口直接到达结石位置,医生使用特殊的器械将结石取出。手术取石是一种较为直接有效的方法,但其风险以及恢复时间也相对较大。

尿道结石的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充分的体力活动和适当的水分摄入可以有效预防尿道结石,其中定期的体育运动可以提高新陈代谢,减少体内盐类物质的沉积,降低结石形成的风险。同时,充足的水分摄入能稀释尿液中的矿物质浓度,减少结石的形成。成人每天推荐饮水量为2至3升,在天气炎热或进行大量体力活动后,应适当增加饮水量。除此之外,避免长时间久坐和憋尿也是预防尿道结石的重要方面,应定时起身活动并保持定时排尿。

2.做到均衡饮食。均衡的饮食也是预防尿道结石的关键,人们在生活中应限制高盐、高蛋白以及高草酸的食物摄入,因为这些食物可能增加尿液中钙、草酸和尿酸的浓度,从而增加结石的风险。并且推荐多食用富含纤维的水果和蔬菜,以及保证足够的钙摄入量,这有助于降低结石的形成。同时,人们应适量摄入维生素D,以帮助身体合理利用钙质。

3.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早期发现和预防尿道结石的形成,通过尿液分析可以监测体内矿物质的浓度,及时发现可能的结石风险因素。对于有尿道结石家族史的个体,或是曾经患有尿道结石的患者,更应定期进行泌尿系统的专业检查,从而保障泌尿系统的健康。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预防尿道结石,还能提升人们整体的生活质量。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