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选择儿童专用药,出于对儿童与成人的生理结构、脏器功能以及对药物的反应等存在差异的考虑,在儿童用药时,不仅要结合儿童的生理特点以及具体的疾病状况,而且还要考虑到所用药物的安全性,否则可能会影响到儿童的生长发育,例如有发热症状时,一般成人会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而儿童只建议使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而且除了要注意口服用药以外,同时还要注意皮肤外的用药,尤其是新生儿、婴幼儿更要注意,因为他们的的皮肤角化层薄,使用外用药物时更易透过皮肤被全身吸收,若是用药面积大且皮肤有破损的话,他们还有可能会因药物吸收过量而产生全身不良反应,重者甚至可能会出现中毒的情况,例如治疗湿疹时常用含硼酸药物,但若大面积使用的话可能会引起急性中毒,所以这类药物不建议1岁以内的儿童使用。由此可以看出,儿童用药最好选择儿童专用药,这类药物专为儿童设计,充分考虑了儿童的特点,儿童用药的安全性能够得到较好的保障,不过目前儿童专用药的品种及数量都很少,很难满足儿童治病用药的需要,这种情况下通常会使用既有儿童用药说明也有成人用药说明的儿童成人共用药。
合理选择药物的剂型,例如在选择口服药物时,最建议儿童使用如溶液、糖浆等的液体制剂,不仅方便儿童服用,而且也方便根据剂量要求准确取量,不过也可以考虑如颗粒剂、分散片等能转化为液体的剂型,但最好不要选择肠溶剂型、缓释及控释剂型的药物,尤其是较低年龄的儿童更不宜使用,因为这类药物只能整片或整粒使用而不能掰分。
认真计算用药的剂量,由于儿童用药的剂量与其肝肾功能状态有关,若是用药剂量过大,则易使儿童的肝肾受损,但若用药剂量过小,又无法起到治疗的效果,所以儿童用药时一定要认真计算用药的剂量,可结合儿童的年龄、体重等计算用药的剂量,另外,在给儿童用药时,也要谨遵医嘱或仔细查看药品说明书中药物的用法用量信息,并认真核对药物的剂量单位。
防止药物误服情况发生,在临床实践中,儿童因误服药物导致中毒的事件经常发生,究其原因可分为以下两种,包括:(1)儿童自身主动误服药物,这种情况多见于1至4岁的儿童,因为在这个年龄段的儿童的特点就是好动、好奇心强、爱模仿,但自己又缺乏危险的辨识能力,所以若是家长经常让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帮助自己拿药的话,儿童可能会因好奇心强而在家长不注意时自己偷偷地拿药,一旦儿童不慎将药物咽下去,那么便会发生中毒的情况,因而家长要注意以下事项,一要注意自力更生,不要让年龄较小的儿童帮助自己拿药,以免勾起儿童的好奇心,二要强化安全意识,不要随意放置药物,最好将药物放在儿童拿不到或不能轻易接触的地方,三要进行安全教育,对于年龄稍大一些的儿童,平时应多对其进行适当的用药安全常识教育,以此提高儿童对于危险的相关辨识能力,四要避免哄骗儿童,不能为了让儿童吃药就哄骗其说那是糖果,否则若是对儿童产生误导的话会使其下意识的认为药物都是糖果并可能会偷偷地趁家长不注意时吃;(2)家长主观行为导致的被动误服药物,有的家长可能会因担心医嘱药物剂量不够而自行给儿童增加用药的剂量或自行让其联合用药,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是很危险的,尤其是擅自联合用药的风险不仅更高而且还容易被忽视,为了保证儿童的身体健康,那么家长最好不要随意为儿童增减药物剂量或联用多种药物。
总之,儿童用药是有讲究的,不能随便地让儿童吃药,以免造成不良后果,希望通过本文可以让你了解并牢记有关儿童用药的注意事项,如此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儿童用药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