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脑梗死后遗症中医护理科普: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2024-06-14 10:33:01
作者:蓝飞燕
作者单位:广西上林县镇圩瑶族乡卫生院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脑梗死作为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均居高位。脑梗死后遗症作为脑梗死后的常见问题,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极大的痛苦,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护理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脑梗死后遗症的康复护理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文旨在科普脑梗死后遗症的中医护理知识,帮助患者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一.脑梗死后遗症概述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后遗症是指在脑梗死发病一年后,患者仍存在的半身不遂、语言障碍、口眼歪斜等症状。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还可能导致患者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二.中医护理提高生活质量

1.药物治疗:

(1)活血化瘀:中医治疗脑梗死后遗症常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血栓的形成,进而预防因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常用的中药有丹参、赤芍、川芎等,这些药物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效果。

(2)益气养血: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常伴随气血亏虚的情况,因此,益气养血的治疗原则对于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黄芪、党参、白术等中药可以益气养血,增强患者体质,提高抵抗力,有助于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2.针灸治疗:

(1)调和气血:针灸治疗通过针刺特定穴位,如百会、合谷、风池等,能够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这有助于预防因气血不畅导致的并发症,如肢体麻木、关节僵硬等。

(2)减轻症状:针灸治疗还可以缓解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各种症状,如面部麻木、语言障碍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间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可以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特定部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在预防因长时间卧床导致的褥疮等并发症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推拿按摩方法:

轻柔推压:使用手掌或指腹在患者肌肉上轻轻推压,以改善血液循环。

旋转揉捏:使用手指在患者肌肉上进行旋转揉捏,以缓解肌肉紧张。

拍打震动:使用手掌在患者肢体上进行拍打震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促进关节活动:通过推拿按摩,还可以促进关节活动度恢复,预防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但需注意,推拿按摩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当操作造成二次损伤。

4.饮食调养

(1)清淡饮食: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应遵循清淡饮食原则,避免摄入过多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减少胃肠道负担,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2)营养丰富:摄入足够的营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如三味粟米粥、羊脂葱白粥、大枣粳米粥等,有助于增强抵抗力,预防各种感染。

5.生活护理

(1)定时翻身拍背: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定时翻身拍背,通常建议每两小时翻身一次,并轻拍背部,以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

(2)适当运动:在患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鼓励其进行适当的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对于活动能力受限的患者,可以进行被动运动,如关节的屈伸、旋转等。

(3)心理调适: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常伴随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中医强调平衡身心,患者应学会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家属和医护人员也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脑梗死后遗症是脑梗死后的常见问题,中医护理在脑梗死后遗症的康复护理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通过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等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中医护理还强调整体调理和个体化治疗,能够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在脑梗死后遗症的康复护理中,中医护理是值得推广和应用的。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