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孩子总说肚子疼?快看中医小妙招!
2024-06-14 11:01:07
作者:卢晓丹
作者单位:南宁市武鸣区中医医院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小毛病,其中肚子疼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症状。很多家长一听到孩子说肚子疼,就会担心是否是严重疾病。但其实,儿童肚子疼的原因可能非常多样,有些情况下通过中医的调理和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孩子的症状。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小妙招,帮助家长们缓解孩子的肚子疼症状,恢复身体健康。

1.了解孩子肚子疼的常见原因

在中医理论中,肚子疼通常被称为“腹痛”。中医认为,腹痛的原因多种多样,根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饮食不当:吃了过量的冷饮、辛辣刺激的食物,或饮食不规律,都会导致孩子的脾胃功能失调,引起肚子疼。

消化不良:由于孩子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出现食物积滞不化,导致腹胀、腹痛。

寒邪侵袭:天气寒冷或孩子受凉后,寒气侵入体内,会导致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引起腹痛。

情志因素:孩子的情绪波动大,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都会影响脾胃功能,导致肚子疼。

病理性原因:如肠炎、阑尾炎等,需要及时就医。

2.中医小妙招

2.1饮食调理

合理搭配饮食,中医强调“食养”,即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来调养身体。对于经常肚子疼的孩子,家长应该注意日常饮食的合理搭配。例如,多给孩子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蔬菜等,少吃油腻、辛辣和生冷的食物,例如以下几种:

山药粥:山药具有健脾补肺、益胃生津的功效。可以将山药与小米一起煮成粥,每天早晚食用,对于脾胃虚弱导致的肚子疼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红枣薏米粥:红枣补气养血,薏米健脾利湿。将红枣和薏米搭配煮粥,可以帮助孩子健脾胃,缓解因脾胃虚弱引起的肚子疼。

此外,避免孩子一次性吃得太多,建议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让孩子的脾胃有充分的时间消化和吸收食物。

2.2推拿按摩

中医推拿是通过特定手法在孩子的身体表面进行按压、摩擦等操作,达到调理脏腑、通经活络的目的。以下是几个简单实用的推拿手法:

揉腹:让孩子仰卧,家长将双手搓热,然后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孩子的腹部。每次按摩5-10分钟,每天1-2次。这个方法可以帮助促进肠胃蠕动,缓解腹胀和腹痛。

推三关:三关穴位于孩子前臂外侧,从腕关节到肘关节之间。家长可以用拇指指腹从孩子的腕关节向肘关节方向推,每次推100次左右。这个手法有助于温阳散寒,缓解因受凉引起的腹痛。

揉脾俞:脾俞穴位于孩子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家长用拇指指腹按揉此穴,每次按揉3-5分钟。这有助于健脾化湿,缓解因脾胃虚弱引起的腹痛。

2.3热敷治疗

热敷肚子:如果孩子是因为寒气侵袭导致的肚子疼,可以采用热敷的方法。用热水袋装上温水(注意水温不要过高,以免烫伤孩子),放在孩子的腹部进行热敷,每次20-30分钟,每天1-2次。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驱散寒气,缓解腹痛。

艾灸:艾灸是中医中的一种通过燃烧艾草条在特定穴位上进行温热刺激的方法。对于孩子,可以选择一些安全的艾灸工具,如艾灸盒,在家长的指导下对神阙穴(肚脐)进行艾灸,每次10-15分钟,每天1次。艾灸有温经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

2.4中药调理

对于反复腹痛的孩子,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使用一些中药进行调理:

香砂六君子汤:这是一种经典的健脾开胃的方剂,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木香、砂仁、生姜、大枣等组成。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孩子。

小建中汤:由桂枝、芍药、炙甘草、大枣、生姜和饴糖组成,适用于脾胃虚寒、腹痛绵绵的孩子。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的使用一定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理,不可自行随意使用。

3.小结

综上所述,肚子疼是孩子们常见的疾病,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心和恐慌。通过中医小妙招的调理和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孩子的肚子疼症状并预防其再次发生。同时家长们也要注意孩子的饮食、锻炼和卫生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让孩子健康成长。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