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莫让微血管并发症掏空您的钱包”
2024-06-12 14:12:03
作者:华燕丽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
众所周知,长期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包括微血管并发症,那么究竟什么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呢?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病变累及视网膜、肾脏以及神经中的微小血管导致的疾病。最常见的是糖尿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这是因为眼睛和肾脏是人体内微小血管分布最为集中同时也是最丰富的地方,因此相较其他器官来说更容易受累。此外,神经的滋养也主要靠各种微细血管,因此也容易受影响,造成神经病变,受累神经包括外周神经和植物神经。

导致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很多,但是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具有共同的危险因素--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不良以及高血压、血脂紊乱。

我们先看血糖与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血糖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随血糖升高,其发生风险增加。糖尿病发生微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而且这种风险随着血糖控制的恶化而增加。糖化血红蛋白降低1%意味着微血管并发症减少37%,所以控制好血糖是降低微血管并发症风险的重要手段。

除了高血糖外,高血压是导致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另一罪魁祸首。糖尿病患者中约有30-80%合并高血压。如果二者并存,则明显加速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高血压本身可以导致高血压视网膜和肾脏病变,在合并糖尿病的情况下,还可以加重糖尿病视网膜和肾脏病变。

和严格控制血糖可以减少微血管并发症一样,有效控制血压同样也可以减少微血管并发症。UKPDS研究显示,严格控制血压可使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减少37%。因此,高血压和高血糖同样重要,都需要严格控制,才能减少微血管并发症发生,二者缺一不可,要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下面,我们看一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改变生活方式,如合理控制体重、糖尿病饮食、戒烟及适当运动;低蛋白饮食,血糖控制不佳可加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明显延缓其发展;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优先选择从肾排泄较少的降糖药,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应采用胰岛素治疗, 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控制血压,大于18岁的非妊娠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40/80mmHg以下,降压药首选ACEI或ARB;此外,还应该纠正血脂紊乱、控制蛋白尿,对于肾衰竭者予透析或移植治疗。

糖尿病患者应该怎样保护眼睛呢?牢记以下三点,控制血糖,包括空腹和餐后血糖。防治高血压以及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包括高脂饮食、运动少等。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没有明显症状,而忽视定期的眼部检测,最终导致严重后果。患者一经确诊为糖尿病,就应了解糖尿病可能会造成视网膜损害,需要定期就诊。对于没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每1-2年随诊1次即可;而轻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友则应该每年随诊1次;一旦出现视网膜出血时,禁激烈运动,减少头部活动,适当卧床休息,及时就医;视功能严重障碍者不宜单独行动,避免跌倒。

糖尿病神经病变强调早期综合治疗。越早治疗效果会越好,这是因为此时病变的神经具有可逆性,可通过合理处理而延缓或防止病变进展,早期严格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的关键。除严格降糖外,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还需要考虑通过神经修复、抗氧化应激、纠正神经代谢障碍、改善神经营养和微循环等几方面入手,采取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最后总结一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防治记住三句话:1、微血管并发症的常见类型有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 2、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和糖尿病病程等是引起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3、预防并发症需积极控制血糖达标,糖化血红蛋白<7%;严格控制血压在合理范围,应<130/80mmHg 

各位糖尿病患者,都知晓如何来延缓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了吧!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