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冠心病发作时,有的患者会伴有心绞痛,表现为心慌气短、胸闷、胸痛等不适感,有的患者还会出现眩晕、昏厥的情况。心绞痛是心脏缺血反射到机体表面所表现出来的疼痛感,此类疼痛主要发生在胸骨后边,同时还可能会波及心前区、肩背部等部位,有的患者的无名指也会受到影响,出现无名指疼痛。不过,心绞痛发作时持续时间一般不是很长,通常在3~5分钟之间,但是每天发作的次数不固定,给正常生活及身心健康带来的影响不能被忽视。
冠心病心绞痛怎么治? 一般情况下,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需要及时休息,并且需服用硝酸酯类药物来缓解症状。但是很多患者在休息或者服用硝酸酯类药物后症状通常不能有效缓解,所以,还要继续探寻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冠心病心绞痛属于“胸痹”范畴,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抵抗力降低,心阳不足、气血亏虚、血行不畅、堵塞脉道而引起的疾病。我们的心脏是由气和血组成,心阳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心气,而心阴就是心血。心阳负责给心脏提供动力,维持心脏正常、规律跳动,让血液滋养全身,然而如果心血不足,那么心阳就不能获得足够动力,心脏跳动就会出现影响,所以就容易引起心脏方面的疾病。
艾灸是中医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所谓艾灸,就是用艾绒、艾条、艾叶等材料,点燃后再进行针灸的方式。艾灸是借助艾绒这些材料燃烧后产生的热量及药物挥发物对穴位产生刺激,从而起到调整人体气血、阴阳的效果。我们都知道,气血遇温则行,遇寒则凝,艾灸的温热作用可以推动气血运行,所以,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也可以使用艾灸疗法,通过艾灸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方式来缓解病情。
三、冠心病心绞痛艾灸哪些穴位好?
也许很多人都知道艾灸在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病情中有较好的作用,但对于具体要灸哪些穴位却不是很清楚。现在我们就来看看,选择哪些穴位比较好。
1、心俞穴。心俞穴位于背部,正对着心脏的位置,可以说该穴位是心在背部的俞穴,是治疗心脏方面疾病的常用穴位。具体穴位位置在背部第五胸椎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有人这样将心俞穴形容为通往帝王的路!从这句简单的形容可以看出该穴位在人体中的重要性,这主要是由于该穴位正对心脏,进行艾灸治疗时,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可以给心脏提供更多动力,不仅能够推动气血运动,同时还可以理气安神,可以很好地改善心脏类疾病。
2、巨阙穴。巨阙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这个穴位位于心脏前方,是心脏外围。打个比喻,这个穴位好比古代皇帝身边的贴身护卫,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从这个穴位的位置来看,它不仅位于中线上,而且靠近心脏,艾灸该穴位对心脏疾病也有很好地改善作用。巨阙穴和心俞穴两个穴位前后绕着心脏,同时对这两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形成合力给心脏补气,气血通了、心阳足了,病情自然就改善了。因此,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艾灸时就可以选择这个穴位。
3、膻中穴。膻中穴的位置比较好找,它也在前正中线上,将两个乳头连起来,中心点就是这个穴位。膻中穴有宽胸理气的作用,艾灸这个穴位能减轻心慌气短的情况。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就容易出现胸闷、气短、呼吸不畅的问题,所以,在艾灸时可以选择这个穴位。
4、神门穴。神门穴在手腕横纹的位置,是心经之气出入都会经过这个穴位。艾灸此穴位,可以补益心脏、养心。因此,有冠心病心绞痛的朋友也可以艾灸该穴位,以缓解心悸、胸闷等症状。
5、内关穴。内关穴也是心脏的重要“护卫”,艾灸这个穴位对心脏也非常好,有宁心安神、平喘止痛、调补阴阳气血的作用,也是冠心病心绞痛艾灸很好的穴位。
6、膈腧穴。膈腧穴与脾脏距离很近,是血液的聚会地,一般来说,心血管方面、心脏方面的疾病,都可以艾灸这个穴位。
艾灸以上这些穴位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改善都有好处,但是要知道,艾灸具有刺激性,艾灸过程中有的人会感到不适。所以,想要通过艾灸来改善病情,应去正规医院或者在专业医生、艾灸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施灸方法不对或者穴位不对而损伤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