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儿肺炎的概念
小儿肺炎是因细菌、病毒、真菌以及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引起的一种肺部炎症,除了这些常见的诱因之外,其也可能因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理化因素所引起。小儿肺炎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主要有呼吸急促、咳嗽、发热、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啰音等。根据病理分类,小儿肺炎又可以分为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以及毛细支气管炎等类型。对小儿肺炎的检查主要有血常规检查、C反应蛋白实验、病原学检查以及胸部X线检查等。通过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检查,可以对小儿肺炎做出诊断,但同时依旧需要通过病原学检测对病因明确,以此对治疗及预后提供指导。
二、小儿肺炎预防的日常护理措施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日常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是对小儿肺炎预防的一种重要措施。家长在家中要勤开窗通风,加速室内空气的流通,确保室内的空气清新。同时要避免其他人在室内吸烟,以减少儿童吸入有害气体的机会。在室外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时候,家中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对空气中的病毒及细菌进行过滤,从而为儿童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2.科学调整饮食结构
儿童饮食健康与否,对其免疫力的强弱有直接关系,因此家长日常要保障儿童饮食的健康,科学调整饮食结构,确保儿童能充分摄入身体所需营养,比如维生素、蛋白质及矿物质等。饮食中多让儿童养成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的习惯,同时也要多吃鱼类及瘦肉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另外饮食中要避免过多摄入辛辣、油腻及生冷的刺激性食物。家长也可以适当给儿童补充维生素C、益生菌等营养素。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小儿肺炎的基础。家长要教育并引导儿童日常养成勤洗手、勤洗脸以及勤换衣物的习惯,以此降低细菌及病毒的传播风险。家长也要做好自身的卫生工作,以免将病原体带回家中导致儿童受到感染。在流感多发季节,儿童非必要不要外出,如需外出,应戴好口罩,以降低病毒感染的风险。
4.坚持适当运动
儿童每天坚持开展适当的运动,可以有效增强其体质及提升身体免疫力,从而对一些疾病做到更好的预防。家长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及兴趣,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比如散步、打球、跑步或游泳等,运动可以让儿童的心肺功能得到锻炼,提升身体对外来细菌的抵抗力,并且运动有利于儿童身体的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对身心健康非常有利。
5.根据季节增减衣物
气候变化是小儿肺炎不容忽视的一种诱因。家长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根据气温变化及时给儿童增加衣物。比如在冬季天气寒冷的时候,要让儿童多穿衣服,并注意手、脚以及脖子等部位的保暖,避免着凉导致身体抵抗力降低,增加病毒侵袭的风险;而在夏季的时候,要尽量让儿童待在温度相对适宜的环境中,避免儿童中暑,但是要注意避免儿童长期待在空调环境中,否则也可能导致儿童的抵抗力下降。
6.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小儿肺炎的一种有效手段。家长在儿童的不同时期,应及时让其接种符合接种要求的疫苗。而针对小儿肺炎的疫苗主要有流感疫苗及肺炎球菌疫苗。通过疫苗的及时接种,可以让儿童对特定病原体形成免疫力,从而降低感染的风险。
总之,小儿肺炎会对儿童带来较大的影响,甚至会对身体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因此家长要重视对小儿肺炎的预防,通过有效的日常护理及预防措施,使儿童感染肺炎的风险得以降低,同时也能提高儿童的体质及免疫力,从而促进儿童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