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真菌感染性疾病的检验方法
2024-06-21 15:16:47
作者:张银 
作者单位:邻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患足癣或手癣的人,长癣的地方往往奇痒难耐,而且容易复发,而上述疾病通常都是由真菌引起的。由于人体为真菌提供了温暖而潮湿的生存环境,因此真菌感染常见且容易复发。

对于真菌感染性疾病进行真菌检验与鉴定,通常均为无创检查,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视检查项目或部位不同,在检查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有轻微的疼痛感,但通常可以忍受。通过检查和鉴定,可减少或避免临床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什么是真菌感染?真菌感染的分类有哪些?

真菌感染是一种由致病性真菌侵入人体引起的疾病,这些真菌能够穿透皮肤、黏膜、肌肉,甚至深入内脏等人体表层以下组织,从而引发感染症状。真菌感染的范围可大可小,可能局限于某一脏器组织,也可能扩散至全身。

从病原学的角度来看,真菌主要分为两大类:浅部感染真菌和深部感染真菌。浅部感染真菌主要指的是那些能够在人体皮肤表面生长繁殖的真菌,如皮肤丝状菌,它们通常导致的是一些常见的皮肤疾病,如灰指甲(甲真菌病)和脚气(足癣)。这些真菌相对容易感染人体的表层部位,如皮肤、头发和指甲。

而深部感染真菌则是指那些在正常人体内不存在的真菌,一旦它们侵入人体,就可能引发疾病。这些深部致病性真菌包括但不限于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和芽生菌等。这些真菌不仅能够侵入人体的皮肤、黏膜和深部组织,还可能进一步侵入内脏器官,引发更严重的疾病。例如,当深部真菌感染影响到肠道时,就可能引发真菌性肠炎,甚至可能导致全身性疾病的传播。在某些情况下,深部真菌感染还可能成为艾滋病等严重疾病的诱因,对患者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常见的检验方法有哪些?

感染性真菌的实验室检验复杂精细,涉及样本采集、预处理、方法选择和结果分析。样本采集直接影响检验结果,检验方法多样,包括直接镜检、培养检查和免疫学检查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优势,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直接镜检。直接镜检验方法是一种简便快速且准确的真菌检测方法,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样本中是否存在真菌的菌丝或孢子,以判断是否存在真菌感染。首先,需要从可能感染的部位采集样本,如皮屑、毛发、痰液等。对于皮肤样本,可滴加1~2滴5%~10%的氢氧化钾(KOH)溶液,用于溶解角质,使真菌更易观察。样本应保持清洁,避免污染。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样本,寻找真菌菌丝或孢子的存在。一旦发现,可切换到高倍镜进行更详细的观察,记录真菌的形态、大小、排列等特征。根据观察结果,记录真菌的种类、数量以及分布情况。

2.培养检查。在真菌培养检查中,常利用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作为首选,以提供真菌适宜的生长环境。然而,对于深部真菌,血琼脂或脑心浸液葡萄糖血琼脂更为合适,它们在37℃条件下能有效促进真菌生长。针对不同真菌种类,可能会采用不同的培养基以优化生长条件。为了抑制细菌生长,可在培养基中添加适量抗生素,减少其对真菌培养的干扰。在培养方法上,大试管培养法、平皿培养法和玻片培养法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以满足不同实验需求。培养温度方面,多数真菌在28℃条件下生长良好,而深部真菌则更适宜在37℃下培养。在菌种鉴定时,除观察真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外,还需结合鉴别培养基、分子生物学和生化反应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鉴定,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3.免疫学试验。免疫学试验已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深部感染真菌抗体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一方法对于辅助诊断如假丝酵母菌、荚膜组织胞浆菌和曲霉菌等真菌感染尤为有效。但需注意系统性感染的患者由于免疫功能降低,可能使抗体检测结果呈现阴性,加之真菌间存在的抗原性交叉反应,使诊断过程更为复杂。此外,正常人群中也可能出现一定比例的阳性检测结果,需要谨慎解读免疫学试验结果。尽管如此,免疫学试验在检测血清及其他部位真菌抗原方面仍具有显著价值,为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