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血压患者的日常饮食
改善生活方式才是高血压患者最经济的降压方式。第一,患者的主食最好以全谷物食物为主,比如燕麦、玉米、糙米、红豆,至少2/3是全谷类食物。第二,每天吃400g到500g的水果,还有400g到500g的新鲜蔬菜。第三,肉可以吃,但是建议以鱼肉和禽类的肉制品为主,比如鸡肉、鸭肉等。第四,低钠饮食,就是少盐,每天5g钠盐就足够了,少吃榨菜、咸菜、咸鸭蛋。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东西虽然感觉上不咸,但是含钠量很高,比如某些果脯、面包、饼干,一些汽水饮料等等。第五,少糖,每天不要超过50g糖,最好控制在25g以下。第六,少油,每天25——30克左右的油,最好是以植物油为主。由此患者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日常饮食护理。
二、监测血压
很多高血压患者知道要监测血压,但是具体应用如何操作呢?一般来说,根据国家标准,我们最好选用上臂式的电子血压仪进行测量。做好准备工作,测量前,要先在安静的环境里休息10分钟,测量前半个小时别吸烟,别喝酒,别喝咖啡。测量时上臂裸露,手掌向上平伸,上臂与胸膛呈45°角,放在桌面上,注意袖子跟手臂间不要太紧。然后,在肘横纹上两到三公分,也就是两指的位置上绑上袖带,袖带绑好后,伸进去两根手指的宽松度就是合适的。然后摸一摸肘窝,找到这个肱动脉,把测量仪上面的箭头,对准肘窝的中心,也就是肱动脉的位置,接下来就可以测量了,测量的过程中注意保持安静。血压测量建议患者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连续要测两遍,如果自测血压长期高于135/85毫米汞柱(mmHg ),证明你的血压控制效果不佳,需要进行及时的血压管理。
三、用药护理
高血压患者的用药四大原则,需要记住:
最小剂量,降压药的起始剂量应当从小剂量开始,在身体能够耐受的前提下,逐步平稳地降压,特别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因为该类人群的代谢速度更慢,相同剂量下,比年轻人血压降得更快,容易引起低血压甚至脑卒中,所以不能着急。
联合用药,当你服用的降压药已经达到常规剂量,但降压效果还是不理想的时候,相对于加大药用量,更加建议联合使用其他降压药。小剂量降压药降压,这样不仅能够减少不良反应,而且效果也会更好。
优先使用长效药物,一般来说,降压药分为长效和中短效,长效降压药一天一次,能够控制24小时,甚至24小时以上的血压。选择长效降压药不仅可以调节血压的昼夜节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而且一天只需要服用一次,还不容易漏服。
个体化治疗,针对不同的人群出现高血压的病因不同,个体可能有不同的基础病和并发症,医生要根据不同人群的并发症、药物疗效、耐受性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并且控制血压的同时还要兼顾并发症,因此,高血压患者不要私下停药,更不要随意增减药量,谨遵医嘱配合治疗。
小结
高血压患者除了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以外,有效的护理同样不容忽视,众所周知,高血压属于“沉默的杀手”所以用药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定期监测血压,都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出现异常还需及时就医,比如头晕、呕吐、剧烈疼痛等等,不要自行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