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这些中药用药常识你知道吗
2024-06-14 15:44:28
作者:冯艳玲
作者单位:大英县中医医院
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璀璨瑰宝,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其疗效显著,深受人们信赖。然而,对于广大民众而言,关于中药的用药常识仍显陌生。所以,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常见的中药用药知识,以提高我们对于用药的常识并能合理使用中药,从而使其疗效得到充分发挥。

一、中药的分类与用量

中药种类很多,根据其来源和性质,可分为根茎类、茎木类、矿石类、贝壳类等多种。不同种类的中药在用量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一般来说,质地沉重的药物如矿石、贝壳类等,用量相对较大,以充分发挥其药效。而质地轻盈、芳香易走窜的药物,则用量相对较小,以免过量导致不良反应。此外,中药的用量还需根据药物的性质、功效及患者的病情、年龄等因素进行调整。例如,对于滋腻味厚、难以煮出的药物,需要加大剂量以保证药效的发挥。而对于毒性较大的药物,如乌头、马钱子等,则不宜大量或长时间服用,以免对身体造成损害。

二、常用中药的药用功效

1. 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中祛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胃寒等症状。

2. 白芷:能够散风燥湿、通窍止痛,对于头痛、鼻塞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3. 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经闭痛经等症状。

4. 菊花:清热解毒、清肝明目,对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除了以上几种常用中药外,还有柴胡、半夏、知母、石膏、天花粉等多种药物,各自具有独特的药用功效和适用范围。在使用中药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三、服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1. 作息规律:服用中药期间,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良好的作息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药效的发挥。

2. 饮食调理:饮食对于中药的疗效也有一定影响。在服用中药期间,患者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或影响药效。同时,可以适当食用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米饭、面条等,以及适量食用一些鱼肉、牛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3. 忌烟酒:在服用中药期间,患者应尽量避免吸烟和饮酒。烟草和酒精都可能对药物产生不良影响,降低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4.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在服用中药的同时,如果患者正在使用其他药物(如抗生素、抗凝剂、降压药等),应咨询医生或药师是否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必要时,需要调整用药方案或避免同时使用。

四、中药的煎服方法

中药的煎服方法也是影响药效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煎药前应先将药物浸泡一段时间,然后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煎药时间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功效进行调整,一般煎煮至药液浓缩至适量即可。同时,煎药容器最好选择砂锅或瓦罐等陶瓷制品,避免使用金属容器以免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此外,对于一些特殊药物(如芳香类药物、贵重药物等),可能需要采用特殊的煎服方法以充分发挥其药效。因此,在煎服中药时,最好遵循医生的建议或按照中药房提供的煎药说明进行操作。

中药是来源于动物、植物、矿物等天然物质的具有治疗或预防疾病作用的药物,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用药常识对于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至关重要。通过了解中药的分类与用量、常用中药的药用功效、服用注意事项以及煎服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中药,为自身的健康保驾护航。同时,在使用中药时,我们也应保持谨慎和理性的态度,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避免盲目用药或滥用药物带来的风险。如使用中药期间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要及时停止服药并立即就医。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