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脑梗塞后遗症的护理与康复
2024-06-14 16:09:18
作者:陈莉清
作者单位:资源县人民医院
脑梗塞是由各种原因导致脑部血液供应出现障碍引起的以神经功能缺损为主要表现的临 床综合征 ,具有较高致残率、致死率,近年来,伴随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 ,疾病致死率得到一定控制,但致残率依旧处于较高水平。通过科学的护理和有效的康复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后遗症,提高其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本文将就脑梗塞后遗症的护理与康复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医护人员提供科学的护理指导,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一、脑梗塞后遗症的类型与影响

1.运动功能障碍:脑梗塞后,患者常出现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肢体瘫痪、肌肉无力或肌张力紊乱等症状。这种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使其在行走、站立、握物等基本动作上受限制,增加了生活的困难度和依赖性。

2.言语和语言障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言语和语言障碍,如失语、言语不清或语言理解障碍等。这种情况使得患者与他人沟通困难,无法有效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愿,增加了社交障碍和心理压力,降低了生活质量。

3.情绪和认知障碍:还有部分患者常伴随着情绪和认知障碍,如抑郁、焦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这些障碍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健康,还影响了其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增加了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4.社会交往和生活自理能力受损:脑梗塞后遗症不仅对患者的生理功能造成影响,还常常影响其社会交往和生活自理能力。患者可能由于疾病导致的残疾或认知障碍而难以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如上厕所、吃饭等,同时社交障碍也使得患者面对社会活动时感到不安或无法适应,进一步加重了康复的困难度。

二、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的相关护理

1.运动康复和物理治疗:对存在肢体障碍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对于存在肢体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穿衣、洗澡、入厕等日常生活能力的练习,帮助其尽早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护理人员要注意将瘫痪肢体置放功能位置,以防止肢体发生挛缩畸形,多采用仰卧位和侧卧位。在患者病情稳定情况下,指导和辅助其进行功能锻炼,从简单的屈伸开始,要求活动充分,合理适度,避免损伤肌肉和关节,2~4 次/d,5~30min/次。并配合药物治疗。护理人员应每 4h 为其进行一次肢体按摩,按摩的时间至少为 20min/次。

2.言语和认知康复:对存在语言障碍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护理人员要让患者保持心情舒畅,消除紧张心理。必须尽早地诱导和鼓励患者说话,耐心地纠正其错误的发音,从简到繁,如"e"、"啊"、"歌"等,反复练习坚持不懈,并配合针刺哑门、通里、廉泉等穴。

3.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在脑梗塞后遗症的康复过程中,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患者常常面临情绪波动、自尊心受损等问题,需要得到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关怀。

三、脑梗塞后遗症的康复建议

1.鼓励患者主动运动:尝试做抓握抬等动作,鼓励患者进行力能所及的事情如

穿衣、吃饭,洗脸等,不能使用筷子的患者可选用讽羹进食。从患者的需要出发.,以个性为主,为患者安排适合的环境和活动方式。

2.做好安全防护。在家庭护理的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安全,防止患者因行动不

便跌倒、摔伤等意外发生,对于能部分自理的患者,准备轮椅,拐杖等以辅助活动。患者日常情况应在家人的视线范围之内,防止意外情况出现。

3.在康复过程中,应遵医嘱坚持药物后续治疗,改善神经功能。配合物理疗法,如针灸、按摩将会起到更好的作用。

结论

在面对脑梗塞后遗症的挑战时,科学的护理与有效的康复措施显得尤为关键。通过针对不同类型的后遗症采取相应的护理和康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其身心负担。重要的是,给予患者持续的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勇敢面对康复过程中的种种挑战。愿每一位脑梗塞后遗症患者都能在温暖关怀下重拾信心,迈向健康的未来。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