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了解高血压
高血压简单来说就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高于正常值,这个标准为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其发病率很高,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我国3.3亿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高血压患者数量达到了2.45亿。
高血压病因有很多,可大致分为三类:血容量增高、血管痉挛、血液黏稠度增高。其之所以被看作是老年人的“专利”,是因为其有一个明显特点: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特别是60岁之后,患有高血压的风险成倍增加。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接近50%,但是年轻人的发病率同样不容乐观。
2012~2015年时,我国18~34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5.2%,但到了2018年,我国18~29岁和30~39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就分别达到了8.9%和13.4%。而且,这个数据可能并不准确,因为高血压早期症状隐匿,患者往往只有轻微的头晕乏力,但在高节奏的社会压力和对高血压的错误认知下,年轻人很难意识到自己的血压在“偷偷升高”。事实上,在18~29岁和30~39岁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知晓率仅为16.1%和20.5%。
二、拒绝血压飙升:这些操作不要做
1.过于贪图口腹之欲。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越发丰富,可享用的美食也越来越多:炸鸡、汉堡、火锅、奶茶……但是,这些食物都在悄悄的对我们的身体带来压力。
首先,长时间大吃大喝势必会让体重增加,加大患有高血压的风险。其次,吃的太过油腻会让血液中脂肪含量增加,也就是血液黏稠度增高,这会导致血流速度减慢进而引发高血压。还有人习惯吃重口食物,长期过量摄入盐分,这会导致体内钠的含量增加,导致血压升高。另外,随着压力增加,工作强度加大,很多人都养成了喝咖啡浓茶的习惯,但这样做固然提神,却也会因为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血压升高 。
2.烟酒不离手。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过一句话“烟酒不离手,活到九十九”,这句话完全没有科学依据却被不少人奉为圭臬。实际上,不管是香烟还是酒精对人体都是有害无益。
目前,我国烟民数量超过3亿,≥15岁人群吸烟率为26.6%,其中男性吸烟率高达50.5%。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可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加速,刺激肾上腺大量释放儿茶酚胺,最后引发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除此之外,香烟中含有的一氧化碳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或引发小动脉持续收缩、出现小动脉平滑肌变性,血管硬化,这都会加大高血压风险。与不吸烟的人相比,吸烟者的收缩压平均高1.81mmHg,舒张压平均高0.85mmHg。有些人会觉得不吸传统香烟,改吸电子烟就可以避免对身体的伤害了。但电子烟同样含有尼古丁,而且因为电子烟口感更丰富,伪装性更强,许多烟民转抽电子烟后,实际吸入的尼古丁含量会比之前更多。要提醒烟民朋友的是二手烟还会危害家人朋友的身体健康,被动吸烟会使高血压的风险增加13%~17%,这是因为尼古丁同样存在于二手烟。
酒精同样对血压有影响。大量饮酒后,即男性>30g,女性>20g,血压会出现双相反应——最初12小时内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13小时后血压上升。如果有长期饮酒习惯,高血压风险会显著增加,与不饮酒者相比,男性每天饮酒1~2杯、3~4杯、≥5杯,高血压的风险分别会增加19%、51%和74%。但女性每天喝酒超过两杯时,高血压风险增加42%。这是因为酒精会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还会使血管紧张素分泌增加,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和流动性,导致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升高。其实,除了酒精会直接对血压造成影响外,酒精本身还含有热量,导致肥胖,增加高血压风险。另外,相当一部分人群存在饮酒后暴饮暴食的习惯,同样加大了高血压的发生概率。
3.长期压力过大。现代生活的高速发展令不少人的压力增加,尤其是从事注意力高度集中、过度紧张的脑力工作者,神经长时间处于紧绷状态。这种不健康的精神状态会引发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功能改变,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有精神压力者的高血压患病率是无精神压力者的2.4倍,而高血压患者的精神压力发生率是血压正常者的2.69倍。所以,高血压与负面情绪高度相关。
三、高血压的其他高危因素
1.老年人。虽然高血压的发病年龄不断提前,但不可否认的是年龄的增加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病可能,80岁以上的高龄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更是接近90%。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动脉内膜和中层变厚,中层弹性纤维断裂和减少,进而增生结缔组织,这些结构变化会引发动脉管腔变窄、硬度增加,大动脉弹性和顺应性降低等一系列问题,致使血管压力得不到缓冲,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血压升高,脉压差增大。
2.家族病史。高血压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高血压患者中大约有15%的人群是家族遗传性的高血压。而且,父母的发病年龄也会影响子女患高血压的风险——如果父母均有高血压,则子女高血压发病率高达46%,父母中有一方于55岁前发生高血压者,子女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一倍;父母双方均于55岁以前发生高血压者,其患高血压的风险增高2.5倍;父母于55岁以后发生高血压的子女患高血压的风险无明显增加。
3.有其他相关疾病的患者。高血脂、高血糖是常见的易引发高血压的疾病,此外,患有肾病或是内分泌存在问题,甚至是怀孕等都可能引发高血压。
①高血脂。高血脂简单来说就是患者血脂水平过高,这会导致过多的脂质可进入血管壁,在血管内皮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阻塞血管,使管腔变窄,血流阻力增大,使血压升高。
②高血糖。高血糖会损伤患者体内的血管,导致体内的血管出现斑块、硬化致使血管腔变得狭窄,引起高血压。
③肾病。肾脏出了问题的患者会因为排水、排钠的能力减弱,造成水钠潴留,使血容量扩张进而发生高血压。
④内分泌问题。有至少15种内分泌疾病可能是以高血压起病,虽然具体原因不同,但都是内分泌疾病导致相应靶腺激素分泌增多,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出现的高血压。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为例,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导致心脏收缩次数增加,排出的血量因此随之增加,从而导致高血压。
如今,全世界每年约有940万人死于高血压,还有70%的脑卒中和50%的心脏病与血压升高相关,由此可见高血压的危害不容小觑。所以,不管是从自身健康角度考虑,还是为了家人着想,我们都应该关注血压健康,尽量避免引发高血压的种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