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幽门螺旋杆菌与健康
2024-06-14 16:24:05
作者:邓磊
作者单位:德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幽门螺旋杆菌,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了解幽门螺旋杆菌。

1. 幽门螺旋杆菌是什么?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的细菌,它属于革兰氏阴性菌。这种细菌主要寄生在人体的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

2.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有哪些危害?

1)慢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感染可导致胃黏膜发生慢性炎症。

2)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群更易发生胃溃疡或者十二指肠溃疡。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便血、呕血,消化道穿孔等危急情况。

3)增加患胃癌的风险:幽门螺旋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第一类致癌因子,长期感染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

4)影响营养吸收导致贫血: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慢性胃粘膜炎症,破坏胃的正常结构及功能,可能导致胃酸减少或缺乏,进而影响人体对铁剂及维生素B12的吸收,出现贫血。

3.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有哪些症状?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主要是一些消化道症状如上腹隐痛、嗳气、腹胀、恶心、反酸等胃功能紊乱及消化不良症状,部分患者可因消化不良出现口臭等症状。这些症状并不是所有感染者都会出现,且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有些患者甚至没有明显症状。

4. 我们是如何被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呢?

1)口-口传播途径: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唾液或呕吐物可能导致感染,是家庭内相互传播的主要方式。例如,接吻、共用餐具等行为都可能导致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

2)粪-口途径传播:如果正常人接触了感染者的粪便,再通过进餐、洗脸等方式接触自身的口腔,可能会通过这种方式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另外幽门螺旋杆菌的部分细菌可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源及食物,造成传染。

5.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预防

1)减少外出吃饭,尤其是避免长时间在外面吃饭,以降低使用公共餐具带来的潜在感染风险。适当新鲜、多样化的食物选择,注意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感染发生。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应当注意勤洗手,可以使用肥皂充分清洗干净,以减少手部存在的细菌。避免饮用不干净的水,减少感染机会。戒烟戒酒,避免大量饮酒和吸烟对胃部粘膜的伤害。

3)注意分餐和消毒:家庭中如有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患者,建议实行分餐制,并对餐具进行消毒处理。集体外出用餐时,夹菜时使用公筷,以减少传播风险,避免交叉感染。

4)加强锻炼: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加强锻炼,适当运动,以增强自身体质,提高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6. 如何确定自己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测有多种方式,目前主要推荐呼气试验检查。特别提示幽门螺旋杆菌检查与治疗具有专业性,需在消化内科医生全程指导下完成,不能自行在网上购买所谓的检测试剂及治疗药物自行检测与治疗。

7. 总结

幽门螺旋杆菌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但通过及时的检测、治疗和预防,可以有效控制其感染和传播。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有胃部不适的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医检查与治疗。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