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常见血液检验项目及其意义:聚焦血脂
2024-06-25 15:14:41
作者:方胜英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荣军优抚医院  检验科

血液检验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帮助医生诊断疾病,还能在疾病早期发现和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众多血液检验项目中,血脂检验尤其值得关注,因为它与心血管健康密切相关。本文将详细介绍血脂检验项目、各项指标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并提供一些保持血脂健康的建议。 血脂检验项目介绍总胆固醇(TC):总胆固醇是血液中所有胆固醇的总和。胆固醇是身体必需的脂类物质,参与细胞膜的构成和激素的合成。然而,过高的总胆固醇水平可能导致动脉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称为“坏”胆固醇,因为它会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从而阻碍血液流动,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LDL-C水平越高,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越大。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称为“好”胆固醇。HDL-C有助于将多余的胆固醇从血管壁运送到肝脏进行代谢,从而保护心脏健康。HDL-C水平越高,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越低。

甘油三酯(TG):甘油三酯是体内储存的脂肪的一种形式,主要由饮食中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转化而来。高甘油三酯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脂肪肝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血脂检验指标的正常范围及意义

1.正常范围:总胆固醇:< 200 mg/dL;LDL-C:< 100 mg/dL(最佳),< 130 mg/dL(可接受);HDL-C:≥ 60 mg/dL(理想),< 40 mg/dL(低);甘油三酯:< 150 mg/dL。

2.异常数值的健康问题:高总胆固醇:总胆固醇水平过高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血管狭窄,增加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

高LDL-C:高水平的LDL-C会增加动脉壁上胆固醇沉积的风险,导致动脉硬化,进一步引发心脏病和中风。因此,保持低水平的LDL-C对预防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低HDL-C:HDL-C水平过低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为缺乏足够的HDL-C来清除血管壁上的胆固醇沉积。因此,提高HDL-C水平有助于保护心脏健康。

高甘油三酯:高甘油三酯水平与多种健康问题相关,包括胰腺炎、糖尿病和脂肪肝。此外,高甘油三酯水平也是心脏病的一个独立风险因素。

影响血脂水平的因素

饮食因素:饮食对血脂水平有直接影响。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会增加总胆固醇和LDL-C水平。此外,高糖高盐饮食也会导致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因此,合理的饮食结构对于控制血脂水平非常重要。

生活习惯:吸烟和饮酒对血脂水平有不利影响。吸烟会降低HDL-C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过量饮酒则会提高甘油三酯水平。此外,缺乏运动和久坐的生活方式也会导致血脂水平异常。

遗传因素:家族史对血脂水平有显著影响。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高胆固醇或心血管疾病,那么该家族的其他成员也更容易出现血脂异常。因此,对于有家族病史的人来说,定期进行血脂检验尤为重要。

改善和保持血脂健康的建议

饮食调理:为了保持血脂健康,应尽量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橄榄油、坚果和鱼油等。此外,应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的摄入,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这些食物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

规律运动:规律的有氧运动对降低LDL-C和甘油三酯水平、提高HDL-C水平有显著效果。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等。此外,加入力量训练也有助于提高新陈代谢,进一步改善血脂水平。

健康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对于保持血脂健康至关重要。戒烟不仅能提高HDL-C水平,还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适量饮酒虽有益心脏健康,但过量饮酒会增加甘油三酯水平,因此应控制饮酒量。此外,保持健康体重和避免久坐也是维持血脂健康的关键。

结论

血脂检验在心血管健康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定期进行血脂检验,可以早期发现和预防心血管疾病。了解血脂检验项目及其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保持血脂在正常范围内。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帮助您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关注和维护自己的血脂健康。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