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肝炎患者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2024-06-14 11:21:43
作者:邹静
作者单位:四川省资阳市中医医院
1.什么是肝炎?

肝炎是指肝脏发生炎症的疾病,可以由不同的病原体引起,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和药物等。肝炎对人群健康具有重要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慢性肝炎。如果肝炎无法及时治愈,可能会进展为慢性肝炎。慢性肝炎会导致肝脏功能逐渐恶化,可能引发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②肝硬化。肝炎长期存在并逐渐恶化,可能导致肝脏组织纤维化,形成瘢痕组织,进而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会引起肝功能衰竭、腹水、消化道出血等严重症状。③肝癌。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是引起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存在的慢性肝炎会增加患肝癌的风险。④传染性。肝炎病毒可以通过血液、体液和性接触等途径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措施,易导致肝炎在人群中传播扩散。 不同类型的肝炎 最常见的肝炎类型包括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甲型肝炎(HAV)和戊型肝炎(HEV)等。

①乙型肝炎(HBV)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导致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原体。它可以通过血液、体液和性接触等途径传播。乙型肝炎主要通过感染者的血液或其他体液进入人体,如共用针头、注射药物、不洁的医疗设备、不安全的性行为以及母婴传播等。乙型肝炎的症状不一定明显,可能表现为疲劳、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黄疸等。在慢性感染的情况下,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长期存在可以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②丙型肝炎(HCV)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导致丙型肝炎的主要病原体。它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例如共用针头、血液制品或器械的污染以及不安全的注射等。主要通过感染者的血液进入人体,包括输血、器官移植、共用针头和器具、母婴传播等。丙型肝炎可能在初期没有明显症状,但有些人可能会出现疲劳、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等。长期存在可以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③甲型肝炎(HAV):甲型肝炎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主要通过食物或水源感染。甲肝通常为自限性疾病,即感染后自愈,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发展成重症肝炎。目前有甲肝疫苗可用于预防。

④戊型肝炎(HEV)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导致戊型肝炎的主要病原体。主要通过粪-口传播途径传播,由于污水处理不当、饮用不洁净水和食用未煮熟的受病毒污染的食物等原因引起感染。主要通过口服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戊型肝炎的症状通常轻微,类似于其他肝炎,包括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黄疸等。大多数人在数周至数个月后康复,但妊娠妇女和免疫系统受损的人可能会出现严重症状。

3.肝炎患者的生活注意事项

对于肝炎患者来说,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生活事项:

①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过度摄入油腻、高盐和高糖的食物。完全戒酒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酒精会对肝脏造成进一步损害。此外,减少咖啡因的摄入也有助于降低肝脏负担。

②药物和治疗

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抗病毒药物或其他治疗药物,并遵循规定的剂量和时间。不要随意使用非处方药或其他草药,以免对肝脏产生额外的负担。在使用任何新药之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

③个人卫生

养成频繁洗手的习惯,尤其是在接触食物、使用厕所和外出回家后。使用肥皂和温水彻底清洗手部。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如牙刷、剃须刀、毛巾等,以减少感染他人或被他人感染的风险。

④性行为和避孕

对于乙型肝炎或其他性传播的肝炎患者,必须采取安全性措施,如正确使用避孕套等。就性行为和肝炎传播的风险问题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得更多关于预防传播的指导。

⑤接触传播

绝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针头或其他注射设备,以免通过血液传播肝炎。

如果需要进行针灸、纹身或其他类似操作,请确保场所和设备的卫生和消毒条件良好,以降低感染风险。

⑥医疗和定期检查

定期就医和检查:按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检查,包括肝功能、病毒载量等指标的监测。遵循医生的治疗计划:按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并及时向医生汇报任何不适或异常症状。

⑦心理支持和社交活动

寻求心理支持:肝炎患者常常面临心理压力和困扰,应积极寻求专业心理支持,以减轻情绪负担。参与社交活动:尽可能参与正常的社交活动,与亲人和朋友进行深入的交流。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