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是一种足部畸形,以足内侧纵弓塌陷为主要表现。多数扁平足病人日常生活中无明显变化,少数病人会出现脚踝疼痛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扁平足病人不需要接受特殊治疗,但若影响正常生活与走路,则需接受保守治疗甚至手术治疗。但实际上,日常生活中的锻炼能帮助病人锻炼到足弓,对扁平足症状进行矫正。但很多人不了解扁平足如何锻炼,盲目地锻炼不仅不能改善病人的扁平足症状,还可能会对病人足部造成损伤。本文对扁平足的锻炼方式进行阐述。
扁平足的锻炼方法
1.扁平足病人能坐在凳子上,将双腿分开,保持与肩同宽。病人抬高脚后跟,用脚尖着地,将小腿肌肉紧绷。此姿势保持5~10min后,放松双腿。在运动过程中,实际运动时间应以病人对运动的耐受程度为准。
2.病人同样坐在凳子上,将一条折叠好的毛巾放在地上,用脚趾抓住毛巾,并将毛巾提起再放下。该动作重复20~30次。
3.病人可坐在凳子上,或者站立起来,将一个滚筒放在地上,使用足弓的位置,踩着滚筒,并让其在脚心位置前后滚动。有条件的情况下,在滚动滚筒的时候,能扶住身边的桌子或者扶手,尽量将重心放在踩滚筒的脚上。
4.病人站立在地上,双腿外翻,让脚的外侧着地站立。每次站立时间坚持在20~30s,然后还原正常站姿,稍作休息后重复上述动作。站立的时间以及运动的强度同样以患者的耐受程度为准。
5.病人站在地上,双手扶着一个固定的物体如桌椅、扶手等。双脚踩着地面上一个圆圈的位置,进行原地踏步走。每次踏步动作重复10~20次,每天做该运动的次数以病人的实际接受能力为准。
6.病人屈体坐在地上,将双脚依次向上抬起,同时还勾起脚尖,绷直足背,动作重复10~20次为一组,每天运动次数同样以病人的实际情况为准。
7.在夏季,病人在家中能不穿鞋子,赤着脚,尝试用前脚掌走路。病人在平时生活中,能尝试着穿有后跟,但鞋跟不太高的鞋子,走路的时候找到踮脚的感觉。
8.病人站立在地上,双手扶着墙面,连续做提踵的动作,每次动作重复10~20次,提踵的过程中,呼吸均匀,每天运动量适中。
9.扁平足病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出适当的运动,适合扁平足病人的运动包括游泳、骑自行车、高抬腿走步、踮脚尖走路、跳绳等。游泳是较好的运动方式,病人能在运动中锻炼自身的心肺功能,且在游泳的过程中,不会对病人的足部造成负担,不会导致病人运动中病情加重。骑自行车是直接应用于足弓下的运动,病人在骑自行车时,足部肌肉功能能得到增强,且能增加病人足尖的负重,缓解其扁平足的症状。高抬腿跑步的时候,病人的血液会以较快的速度回流至病人身体的各个部位。通过这一运动方式,能加速病人的血液循环。同时,运动中还能加速病人的胃肠道蠕动情况,因此,有助于病人消化功能的提升。踮脚尖走路是一种有氧运动,病人在运动过程中会消耗较多的氧气。因此,在运动时,病人的血液循环速度加快。且在踮脚尖走路的过程中,还能进一步加快病人下肢的血液循环速度,能在改善病人症状的同时预防小腿静脉曲张。跳绳运动是扁平足病人的有效运动方式。该运动能增强病人足底肌与韧带的强度,改善扁平足病人韧带能力不足的情况。同时,该运动过程中,还会提升病人足部肌肉与韧带的弹性。
扁平足的注意事项
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时间站立,也不可长时间走路、接受跑、跳等剧烈运动。同时,病人还应合理控制自身体重,减轻足部的负担。建议每天晚上,病人使用热水泡脚,可谨遵医嘱,在泡脚水中加入中草药,用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病人发生的足部酸胀疼痛现象。病人可能尝试着穿有后跟,但鞋跟不太高的鞋子。若病人病情发作时间,出现足部疼痛感,则能穿平底鞋,用以缓解病人的疼痛情况。值得注意的是,病人不能穿不合脚的鞋子,在出现疼痛症状的时候,不能逞强运动或行走,应尽量保持休息,减少活动,用以减轻疼痛情况,避免病人因日常生活中行走量过多而产生病情加重或疼痛加重等情况。总的来说,病人若怀疑自身存在扁平足症状,则能前往医院接受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运动锻炼,用于缓解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