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治疗全名分子靶向治疗,是一种以肿瘤细胞标志性分子为靶点的阻断剂,可对细胞癌变的各环节达到阻滞效果,部分人认为在治疗肿瘤疾病方面,靶向治疗等同于化疗,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此靶向治疗并不是化疗,本文首先就靶向治疗与疗法的区别进行了简单说明,其次阐述了靶向治疗在肿瘤疾病治疗工作中的治疗优势。
随着医疗水平的高速发展,临床对于肿瘤疾病的治疗有了全新的认知与看法,对于肿瘤疾病研发了更具针对性的治疗药物,也就是靶向药物。现阶段,靶向药物治疗应用于肿瘤疾病的治疗当中愈加广泛,靶向治疗与化疗是临床治疗肿瘤疾病的常用手段,治疗效果较为突出,临床目前现有的靶向药物共计数十种,且专家仍在不断进行新型靶向药物的研发,以达到对肿瘤疾病更好的治疗效果。虽然靶向治疗与化疗均用于癌细胞的控制当中,但此两种治疗方式在治疗原理、毒性以及用途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靶向治疗与化疗的区别
靶向治疗作为治疗肿瘤疾病的一种新型药物,主要是通过靶向药物的使用达到对肿瘤疾病的精准识别与清除,并在清除肿瘤细胞的基础上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损害。在治疗肿瘤疾病方面上,靶向药物治疗一种安全、可行、高效的治疗方法。靶向治疗与化疗最根本的区别在于:靶向治疗原理围绕细胞分子水平进行,肿瘤致癌靶点已经明确,通过此靶点可使肿瘤细胞内部的某个分子或基因片段设计出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方案。靶向药物作用于肿瘤患者机体内部后,会对癌变细胞做到精准消杀。而化疗的治疗原则则是围绕活跃性癌细胞的抑制与消杀,化疗在对癌变细胞的消杀过程中,同样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例如骨髓细胞,故骨髓细胞对毒性的抑制性较强,反观靶向治疗,则不存在此种现象。因此,靶向治疗与化疗在治疗原理、毒性等方面的差异显著,虽然二者对癌变细胞均具有一定的消杀效果,但二者的特性不同、消杀方式不同、治疗安全性不同,同样也具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之处,临床常根据患者实际的病情以及癌细胞的扩散程度,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
靶向治疗在肿瘤疾病中的治疗优势
根据癌变程度可将肿瘤分为早中晚期,而治疗不同分期的肿瘤疾病的方法也不相同。例如,针对早期肿瘤患者而言,通常会将手术、放化疗以及靶向治疗作为辅助治疗。而根据肿瘤疾病的发展速度,稍有拖延病情极易转至中晚期,针对中晚期肿瘤疾病的患者而言,已不能够进行手术治疗,而此时靶向治疗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在对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放化疗、中医理疗虽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但就患者的预后效果来看,此类辅助疗法均会使患者疾病复发风险升高,且此类治疗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完全适用于所有患者。例如放化疗后患者的胃肠道、骨髓抑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问题,尤其是对于部分机体素质较差的患者,放化疗所带来的机体损伤尤为严重。
相比于放化疗,靶向药物治疗肿瘤疾病的安全性较高,治疗期间,患者出现恶心、脱发、胃肠道损伤及肝功能损伤等副作用的几率较小,且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严重的损伤;相比与中医理疗,靶向药物治疗肿瘤疾病的效果更加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但需要注意的是,靶向治疗的适用率与放化疗一样,并不是完全适用于所有患者,但只要进行各类免疫组化及分子检测,最终确认适合进行靶向治疗的患者,靶向治疗均可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
结束语:
靶向药物与化疗是治疗肿瘤疾病的常用手段,对癌变细胞均可起到一定的抑制与消杀效果,但就治疗安全性及效果来看,靶向治疗在某种层面上优于放化疗及中医理疗。对于肿瘤疾病的治疗,靶向治疗的应用关键在于对患者的评估,从而进一步确认患者是否具有应用靶向药物的靶点,在此基础上,再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