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小儿肺炎这些知识你知道吗?
2024-06-19 10:30:11
作者:孙家莲
作者单位:西充县人民医院

生活中有不少的家长被小儿肺炎所困扰,由于认知不足、药物和护理干预不到位,导致患儿病情反复,影响健康发展,所以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小儿肺炎。

什么是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是发生于儿童时期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病症,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等,临床表现有咳嗽、发热、气促、肺部啰音、痰多且不能自主排出等情况,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还会诱发中毒性脑病、呼吸衰竭以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威胁生命安全。为什么小儿易患肺炎疾病,主要的原因在于:小儿呼吸系统的发育尚无成熟,所以气管、支气管壁弹力组织发育差、纤毛运动差、管腔狭小,导致受到感染后,易使炎症向下发展,直达肺部,诱发肺炎,此外,小儿年龄较小,自制力较差,加上抵抗力低、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极易成为肺炎的高发群体。

如何区分小儿肺炎和感冒?

1.测体温:如果小儿的体温超过了38℃,并持续不退,或者退烧了没过一会又发烧了,则肺炎的可能性较多。

2.看精神状态:患儿感冒时,一般精神状态良好,但如果患有肺炎,一般会出现烦躁不安、抽风、嗜睡等精神不佳的情况。

3.看饮食:患儿感冒时,饮食情况不受影响,而如果患有肺炎时,饮食量明显下降,甚至出现不吃东西的情况。

4.看宝宝睡眠:患儿感冒时,睡眠质量尚可,而患有肺炎后,易惊醒,嗜睡,爱哭闹,夜间伴有呼吸加重的趋势。

5.听一听:在患儿睡着后,叩诊患儿的两侧胸壁,肺炎在吸气末期可以听到“咕噜”“咕噜”的声,临床称为细小水泡音,这是肺部发炎的重要体征。

小儿肺炎常见的两种类型及区别

小儿肺炎按照临床分型可以分成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而病毒性肺炎以<5岁的儿童多见,尤其是小于2岁的儿童,而细菌性肺炎各个年龄均可见,<5岁的较常见。病毒性肺炎可以与细菌混合感染,而细菌性肺炎也可以病毒混合感染。病毒性肺炎主要以肺间质受累为主,也可累及肺泡,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在39℃左右、干咳、呼吸/咳嗽时胸痛、呼吸短促、口鼻周围发绀、肺部固定啰音、呼吸率上升(40~80次/分),而细菌性肺炎主要以肺实质受累为主,发病速度较快,临床表现为发热≥39℃,咳嗽,伴有黄色、绿色或血性黏液,胸痛、呼吸/咳嗽时加重,食欲减退、呼吸暂停、肺部固定性中细湿啰音、呼吸率上升(40~80次/分)。

如何预防肺炎?

1.搞好个人卫生。家长应该做好小儿的日常卫生工作,及时的更换床褥、衣物等日常家庭用品,定期清洁小儿的玩具,勤洗手,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场所,家长打喷嚏、咳嗽时应遮挡口鼻,远离小儿,避免病原体传播。同时,对于小儿使用的碗筷等,严格进行消毒、清洁,并使小儿使用自己的碗具,避免接触到家长的唾液。

2.保证空气的清新。定期进行室内的通风,保证室内的清晰空气,尽量减少带孩子去空气质量不佳的场所,天气好的时候带领孩子多出去运动,提升免疫力,补充钙质,有必要时,家长可以对室内的环境进行污染检测,以便对家中的环境进行了解,此外,在家中做饭或者吸烟时,需要远离孩子,避免油烟等不良空气侵害孩子的呼吸系统。

3.预防感冒。日常生活中做好孩子的保暖工作,尤其是在流行性感冒的季节,需要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的增减衣物,在此要注意,不可一次性增加或者减少太多,要有一个过渡,如果孩子体质较弱,需要多以富含维生素、富含优质蛋白以及锌元素的食物为主,不挑食、不偏食,多饮水,以提升身体的免疫力。

4.接种疫苗。目前临床上已经研发了预防肺炎的相关疫苗,因此,小儿要定期接种疫苗,尤其是早产儿、免疫力低下的患儿更要及时的接种,以达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小儿肺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由于小儿很难表述出自己的不适情况,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多关注小儿的一举一动,及时区分肺炎和感冒,并在发现肺炎临床表现时,带其到医院诊治,给予其及时的帮助,促进患儿的病情改善,使其健康成长。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