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肝硬化预防与早期发现,守护你的肝脏健康!
2024-06-19 10:30:56
作者:张友健
作者单位:德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肝脏,这个人体的重要器官,承担着解毒、代谢、储存等多项关键功能。然而,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等因素正悄然威胁着我们的肝脏健康。我们科普肝硬化的预防措施与早期症状发现,帮助大家更好地守护肝脏健康。

一、了解肝硬化

肝硬化是肝细胞长期受损后,肝脏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改变的一种病理状态。它通常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形成的。这些病因包括但不限于病毒性肝炎、酒精摄入过量、长期接触有毒化学物质等。肝硬化不仅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还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甚至危及生命。

二、肝硬化的预防措施

积极治疗原发性肝病

原发性肝病,特别是慢性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等),是肝硬化的主要诱因之一。这些病毒性肝炎会不断损害肝脏细胞,逐渐导致肝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因此,已经感染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必须积极接受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减轻肝脏炎症,抑制病毒复制,从而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同时,对于其他类型的肝病,如脂肪肝、酒精肝等,也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防止它们发展为肝硬化。

改善生活习惯

首先,戒烟限酒是保护肝脏的关键措施。烟草和酒精都会对肝脏造成损害,长期大量饮酒甚至可能导致酒精性肝病,进而发展为肝硬化。其次,保持充足的睡眠对肝脏健康至关重要。熬夜会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和排毒功能,增加肝脏负担。此外,合理饮食也是预防肝硬化的重要一环。高脂、高糖、高盐食物会增加肝脏负担,而新鲜蔬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则有助于肝脏修复和再生。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和药物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增加肝硬化的风险。因此,我们应尽量避免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如农药、重金属等。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有害物质通过皮肤接触、吸入或食入等方式进入体内。同时,在使用药物时也应遵医嘱,避免滥用。

定期体检

通过肝功能检查、B超等检查手段,我们可以及时发现肝脏的异常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肝功能检查可以反映肝脏的代谢、排泄和解毒功能是否正常;B超则可以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和质地等变化。这些检查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并处理肝脏问题,从而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三、肝硬化的早期症状发现

消化道症状

肝硬化早期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肝功能减退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有关。由于肝脏是人体的重要消化器官之一,负责分泌胆汁和帮助消化脂肪等物质,因此肝功能受损时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上述消化道症状的出现。

乏力与疲倦

肝硬化患者早期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疲倦等症状。这可能是由于肝脏功能受损导致能量代谢障碍所致。肝脏在人体能量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负责储存和释放能量物质如糖原等。当肝功能受损时会影响能量的储存和释放过程,导致患者感到乏力和疲倦。这种症状可能持续存在并逐渐加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黄疸

部分肝硬化患者在早期可能出现轻度黄疸症状,表现为皮肤、巩膜轻度黄染以及尿液颜色加深等现象。这是由于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下降所致,导致体内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引起黄疸症状的出现。

出血倾向

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以及皮肤瘀点、瘀斑等出血倾向的症状,这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以及脾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减少有关。凝血因子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重要物质,而肝脏是合成多种凝血因子的主要器官之一;当肝功能受损时会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导致患者容易出现出血倾向的症状。同时,脾功能亢进也会加速血小板的破坏过程,进一步加重出血倾向的症状。

四、结语

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慢性肝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然而,通过积极的预防和早期发现,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肝硬化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出现上述肝硬化的早期症状,请务必及时就医检查。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