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单孔腹腔镜技术为爱美女性解决烦恼
2024-06-19 14:28:45
作者:孙旭影
作者单位: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

很多女性朋友一想到做手术就心生抵触,担心疼痛,更担心术后的疤痕影响美观。今天,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个微创PLUS的手术方式——单孔腹腔镜手术,既可以解除病痛,同时又不留疤痕!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但是21岁的宁宁却遇上了一件烦心事。3个月前,她在当地医院被确诊患上了卵巢囊肿,当地医生建议入院手术治疗。如果选择传统的妇科手术,妇科医生需要在患者的肚皮上开个大刀口,或是选择做腹腔镜手术,也需要在肚皮上开3~5个孔进行操作。这可愁坏了宁宁,想到手术后自己的肚皮将留下疤痕,心里万分纠结,所以拖延着未及时手术。可身体却不允许她一拖再拖,日前,宁宁因为下腹胀痛来到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以下简称“广妇儿柳州医院”)妇科就诊,完善B超检查后发现她的左侧附件区有1个囊性包块,考虑为单纯性卵巢囊肿,有手术指征,医生建议她尽快入院完成手术治疗。幸运的是,我院副院长、妇产科带头人、主任医师李晶晶了解到宁宁的顾虑后,决定采用单孔腹腔镜技术来给宁宁做手术,这种技术是微创腹腔镜手术的升级版,原本需要3~5个孔完成的手术操作,现在集中在1个天然的“孔”——肚脐内进行,利用肚脐眼的天然皮肤褶皱,巧妙隐藏手术切口。

手术当天,李晶晶主任医师带领妇科团队在宁宁的肚脐开1个2~3厘米的小孔道,在腹腔镜下完成了卵巢囊肿剔除术及卵巢成型手术。术后病理提示,宁宁患的是右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康复后的宁宁表示,单孔腹腔镜特别神奇,肚脐上的伤口长好后几乎看不见,而且术后不怎么疼痛,很快就能下床活动,恢复正常饮食,术后康复比想象中还要快。

医生介绍,卵巢囊肿属女性常见疾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表现形式多样,多数为良性,患者多无自觉症状,但随着囊肿的增大,会引起压迫症状,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治疗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伴随医疗设备的更新、微创医学的发展,腹腔镜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从三孔腹腔镜向单孔腹腔镜不断转换,术后患者体表不会产生显著的手术瘢痕。

什么是单孔腹腔镜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从脐部天然瘢痕作为入路,同时该处的神经、血管与肌肉组织均较少,能实现隐匿手术创口、缓解术后疼痛、增进临床快速康复的目的,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接受。

单孔腹腔镜和传统手术的区别

传统腹腔镜手术存在较多的手术切口,术后可导致伤口疼痛、腹部瘢痕,而单孔手术操作切口更小,切伤口隐藏在肚脐,不但术后疼痛轻,以利于更早的下床,可缩短术后恢复的时间,且手术瘢痕几乎看不出来,术后低腰、比基尼完全不受影响。

哪些人适合单孔腹腔镜手术

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做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需要通过体格检查、妇科检查和常规的血液检查,以及磁共振、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后,由医生进行全面的综合性评估后,确定是否适合做这项手术。单孔腹腔镜也只是传统多孔腹腔镜的一个补充,常用于妇科良性疾病,并不能完全替代多孔腹腔镜。在术中因为病情需要须增加切口,即转为常规腹腔镜,甚至改为开腹手术,这种可能也是有的,术前医生会告知患者。

对手术医生来说,无论单孔、多孔还是开腹手术,都只是手术入路不同,三种手术的目的和原则是不变的。医生会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选择最有利于患者的手术方式,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单孔腹腔镜手术的恢复期是多久

单孔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相比于传统的腹腔镜手术,恢复期更短。恢复期的长短取决于手术的具体情况和患者的身体状况,一般来说,单孔腹腔镜手术的恢复期为1~2周。

在术后的第一天,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但也需要适当活动,如深呼吸、翻身等,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血栓形成。术后第二天可以逐渐开始进食流质食物,第三天可以逐渐开始进食软食。术后一周左右可以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在术后的一周内,患者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拿,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同时需要遵医嘱用药,如止痛药、抗生素等。术后一周左右可以拆线,但需要注意伤口护理,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总的来说,单孔腹腔镜手术的恢复期相对较短,但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才能更好地恢复健康。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