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与预防
2024-06-19 14:41:31
作者:韦丹运
作者单位:北海市人民医院

股骨粗隆间骨折,又名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发生于股骨颈基底至股骨小转子水平以上的骨折。通常由摔倒等低能量损伤所致,是老年人常见的下肢骨折类型,骨质疏松为其高危因素,女性多发,因其并发症较多,有较高的致残率、死亡率,故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

临床表现

1.疼痛。股骨粗隆间骨折位移可引起剧烈疼痛。

2.肿胀。股骨粗隆间血供丰富,骨折后出血多,肿胀较股骨颈骨折明显,少数无移位的患者可无明显肿胀。

3.皮下淤血瘀斑。患者局部血肿相对严重,可有较为广泛的皮下瘀血。

4.活动受限。骨折断裂移位引起患者关节活动受限,同是患者会因为患肢活动加重骨折端的疼痛,从而拒绝活动。

5.患肢外旋、短缩畸形。由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关节外骨折,没有关节囊的制约,患者出现下肢外旋短缩畸形。

治疗原则

股骨粗隆间骨折高发于老年群体,普遍身体素质较差,且常常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等疾病,保守治疗需长时间卧床,期间由于翻身、坐起困难,而导致褥疮、坠积性肺炎、血栓、尿路感染等,远期死亡率比手术治疗更高。故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积极行手术治疗(合并手术禁忌证除外),尽早恢复骨折端稳定,缓解骨折带来的疼痛,起身快速康复锻炼,减少骨折所带来的并发症。

1.手术治疗:一般采用闭合或切开复位内固定,合并髋关节疾病、内固定失败、骨折不愈合或严重骨质疏松时采用髋关节置换术;内固定的类型有DHS、Intertan、PFNA、伽马钉、股骨近端钢板、髋关节置换等,目前最常用的为PFNA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2.保守治疗:仅适用于受伤前没有行走能力的患者,预期寿命较短的患者以及有严重内科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根据患者治疗后有无下地行走可能分两种治疗方案:(1)对根本无法行走的患者穿“丁”字鞋或短期皮牵引,行止痛对症治疗,鼓励尽早坐起。(2)对有希望下地行走的患者,一般可采取股骨髁上或胫骨结节牵引,定期拍X线片,对复位和牵引重量酌情进行调整,牵引8~12周,注意防止皮肤压疮的形成。

术后如何进行康复锻炼

1.早期(1~2周)(1)踝泵训练:最大限度勾脚并保持10秒,最大限度绷脚并保持10秒,间隔放松5秒,每天坚持练习。踝泵训练以不引发剧痛、稍感疲劳为宜,坚持锻炼有助于促进静脉回流和动脉供血,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避免并发症的发生。(2)股四头肌收缩直腿抬高训练:膝关节尽可能伸直,大腿前侧股四头肌收缩,脚踝勾到最大程度,缓慢抬起整个下肢大约15cm,保持5秒钟,再以同样姿势缓慢直腿放下。(3)髋膝关节功能锻炼:取平卧位,屈膝屈髋后再伸膝伸髋关节,动作需轻柔,幅度逐渐增大,避免引起明显的疼痛。

2.中期(2~4周) 床边股四头肌等张收缩训练:坐在床边,小腿自然垂下,双手扶双侧大腿,双小腿交替伸直再缓慢落下。

3.后期(术后4周以后) 术后4周左右进行X线检查,以了解患肢的骨折愈合情况,患肢肌力明显增强,各关节活动范围均有改善者可进行负重练习及走路。扶助行器或双拐下床活动,患侧下肢不负重或少量负重, 并逐步增加患肢的负重量。家属注意陪同及监护,避免患者意外跌倒。步行训练的顺序为:助行器-双拐-单拐-扶手杖-脱拐独立步行。

如何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

避免外伤是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关键,同时积极治疗骨质疏松等疾病。

1.坚持规律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肌肉力量、协调性、平衡性,从而减少跌倒的发生。

2.遵医嘱合理用药,避免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用药后动作宜缓慢,以防跌倒发生。

3.适当使用辅助工具,如拐杖、助行器等辅助行走。

4.熟悉生活环境,家具摆放合理,预留宽敞的行走通道。

5.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走过陡、过窄的楼梯,或台阶,上下楼、如厕时尽可能使用扶手。

6.有视、听及其他感知障碍的老年人需要佩戴视力补偿设施、助听器等。

7.积极防治骨质疏松 注意加强营养、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勤晒太阳、锻炼身体等,必要时进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