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骨科护理中如何避免压疮
2024-06-19 14:48:47
作者:常丽莉
作者单位:青龙满族自治县医院

压疮是骨科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长时间的压力作用于皮肤和软组织,导致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引发组织损伤和溃疡形成。为了提高骨科护理质量,避免压疮的发生,护理人员需要对压疮成因进行分析,加强自身培训,全面评估患者情况,优化护理流程,注重翻身与体位调整,以及合理补充营养与水分。以下是针对每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压疮成因分析

压疮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长时间的压力、摩擦力、剪切力等。骨科患者由于骨折、手术等原因,往往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导致身体局部受压,血液循环受限。此外,患者皮肤潮湿、摩擦力增加,也可能加剧压疮的形成。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压疮的成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护理人员培训

护理人员是预防压疮的关键因素,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护理人员培训应包括以下内容:

1.压疮知识培训:让护理人员了解压疮的成因、发展过程、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等。

2.评估能力培训:培养护理人员对患者皮肤状况、病情和护理需求的评估能力。

3.操作技能培训:教授护理人员正确的翻身、体位调整、床上活动等操作方法。

4.应急预案培训:让护理人员掌握压疮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提高护理安全感。

患者情况评估

全面评估患者情况是预防压疮的前提,护理人员需要关注以下方面:

1.皮肤状况:观察患者皮肤色泽、湿度、温度等,评估皮肤健康状况。

2.病情:了解患者骨折类型、手术方式、康复阶段等,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

3.护理需求:询问患者舒适度、疼痛程度等,满足患者个性化护理需求。

优化护理流程

优化护理流程有助于提高护理效率,降低压疮发生风险。护理人员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定时翻身:根据患者病情和皮肤状况,制定合理的翻身计划,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

2.个性化护理: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提高护理效果。

3.床旁活动:鼓励患者进行床旁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降低压疮风险。

4.家属参与: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提高家属的护理意识,共同参与预防压疮。

翻身与体位调整

翻身和体位调整是预防压疮的重要措施。护理人员应掌握以下技巧:

1.正确翻身:采用轴线翻身法,避免拖、拉、推等动作,减少皮肤摩擦。

2.适度调节:根据患者病情和舒适度,适时调整床位高度和角度。

3.保护皮肤:在翻身和体位调整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皮肤,避免损伤。

营养与水分补充

充足的营养和水分有助于皮肤健康,预防压疮。护理人员应关注以下方面:

1.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均衡。

2.水分补充:鼓励患者多喝水,保持皮肤湿润,促进血液循环。

3.监测指标:定期监测患者体重、尿量等,评估水分补充效果。

总之,预防骨科患者压疮需要护理人员从多方面入手,加强自身培训,全面评估患者情况,优化护理流程,注重翻身与体位调整,以及合理补充营养与水分。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压疮发生风险,提高骨科护理质量。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