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旧称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临床表现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障碍、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梗死不仅给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胁,而且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
一、脑梗塞发作的原因有哪些?
(1)劳累过度。当劳累过度或是休息不好时,就有引发脑梗塞的可能性。如果是在长期疲惫的状态下进行工作和学习,血压的波动就会随之变大,这是血液动力学发生明显变化的表现,非常容易使人患上脑梗塞。
(2)降压过度。高血压是引起脑梗塞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多数人都知道降压方法。有部分高血压患者因为血压长时间居高不下,随便调整自己的降压药食用计量,造成血压太低情况的出现,而血压太低也会引起血液循环的障碍,脑梗塞同样会发生。
(3)情绪不稳定。部分人不能很好的调控自己的情绪,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容易暴怒和抑郁。而这种较大的情绪波动会影响到循环功能和神经调节,血管神经的调节功能也因此变得异常,如果脑血管出现迅速收缩,脑部供血发生障碍,也就会引发脑梗塞。
二、脑梗塞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1)急性期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尽量卧床休息,加强皮肤、口腔、呼吸道及大小便的护理,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如起病48~72小时后仍不能自行进食者,应给予鼻饲流质饮食以保障营养供应。应当把患者的生活护理、饮食、其他合并症的处理摆在首要的位置。由于部分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吞咽困难,若不给予合理的营养,能量代谢会很快出现问题,这时即使治疗用药再好也难以收到好的治疗效果。
(2)脑水肿治疗。脑水肿是出现脑梗死时常常会伴随出现的一种症状,需要马上进行脱水治疗,通过脱水剂如甘露醇、10%甘油果糖、利尿性脱水剂、肾上腺皮质激素、人血清白蛋白等药物进行控制,消除脑水肿,改善脑部的代谢。
(3)急性期溶栓治疗。血栓和栓塞是脑梗死发病的基础,因而理想的方法是使缺血性脑组织在出现坏死之前恢复正常的血流。脑组织获得脑血流的早期重灌注,可减轻缺血程度,限制神经细胞及其功能的损害。时间就是大脑,越早溶栓,预后越好,溶栓治疗可采用阿替普酶、尿激酶等药物进行。
脑梗塞对人的身体影响和危害都非常大,如果出现神志、语言不清、感觉障碍、眩晕、运动障碍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最大限度的减轻脑梗塞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确诊脑梗塞的患者一定要听从医嘱,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确定住院与否,在饮食上多注意,少吃重盐重油食物,清淡饮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各项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