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肺之守护
2024-06-19 15:14:22
作者:谢月花
作者单位:南宁市江南区沙井卫生院 综合科

肺炎,作为一种影响肺部气囊的感染性疾病,不仅需要及时的医疗干预,康复阶段同样关键。正确的康复措施能加速恢复进程,减少并发症,帮助患者重新获得日常活动的能力。

一、什么是肺炎?

肺炎,是一种呼吸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按照感染源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等,冬季常发病毒性肺炎。

二、肺炎有哪些典型的症状?

1.发热:体温超过 37.5 摄氏度。体温上升期间患者可能出现怕冷、口唇苍白、全身哆嗦等表现。部分患者体温可高达 39~40 ℃。

2.咳嗽、咳痰:喉咙发痒,会出现连续咳嗽的症状。大多数人会出现咳痰,可为脓痰,咳嗽时还可能会有痰中带血。

3.胸痛:咳嗽时常伴有胸部疼痛。

4.呼吸困难: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需要用力呼吸。严重者呼吸时可能需要张嘴抬肩,或者坐着呼吸感觉稍微舒服一些。

三、肺炎的常规护理有哪些?

1.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畅通: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练习和有效咳嗽,帮助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翻身拍背:对于咳痰困难的患者,定时翻身并轻拍背部,有助于痰液松动便于排出。

吸痰:必要时使用吸引器进行吸痰,减少窒息风险。

保持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利于呼吸道舒适。

2.环境护理

通风换气: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适宜温湿度:维持病房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患者受凉。

3.饮食护理

营养支持:提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多吃新鲜蔬果,避免刺激性食物。

水分补充:鼓励多饮水,保持水分平衡,有利于痰液稀释。

4.高热护理

物理降温:如使用温水擦浴,避免酒精擦拭。

药物退热:按医嘱给予退烧药,并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5.病情观察

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症状追踪:记录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的变化情况。

6.口腔护理

口腔卫生:定期帮助患者进行口腔清洁,减少口腔感染风险。

7.特殊情况护理

对于重症肺炎患者,还需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如准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物,监测有无胸痛、意识改变等。

四、肺炎如何预防?

1.接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特别是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群体。

2.个人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洁双手,特别是在接触公共场所或病人之后。

3.戴口罩:在疾病流行季节或人群密集场所佩戴口罩,减少呼吸道感染风险。

4.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均衡饮食,规律锻炼,增强体质。

5.避免接触病原:避免密切接触已知感染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

6.管理慢性疾病: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减少并发症风险。

五、如何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病情,加速康复

1.保持充足的休息:肺炎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来帮助身体恢复。确保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并在白天适当休息。

2.多喝水:肺炎患者容易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这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加快。因此,患者应多喝水,以补充体内水分。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肺炎患者应居住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以减少空气中病原体的浓度。

4.注意个人卫生:肺炎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以减少感染的风险。勤洗手,尤其是在触摸公共物品、咳嗽或打喷嚏后。  

5.观察病情变化:肺炎患者应密切关注自己的病情变化,如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是否加重。

6.预防并发症:肺炎患者应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肺部感染扩散、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

7.加强锻炼:肺炎康复期的患者可以适当进行锻炼,以增强肺功能和身体免疫力。

8.学会正确的咳嗽方法:肺炎患者应学会正确的咳嗽方法,以减轻咳嗽对肺部的刺激。咳嗽时,用纸巾捂住口鼻,将头偏向一侧,轻轻咳嗽,避免用力过猛。

9.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损害肺部健康,降低身体免疫力。

10.预防感冒:感冒是肺炎的常见诱因之一。肺炎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

11.定期体检:肺炎患者在康复后,应定期进行体检,以监测肺部功能和身体状况。

肺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不仅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小的负担。预防胜于治疗,而恰当的护理则是通往康复之路的坚实桥梁,肺炎的护理是一个全面而细致的过程,它需要医疗专业人员的专业指导与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