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吸内科患者案例当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十分常见的患者类型,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中十分容易与肺气肿相混淆,但二者并不属于同种疾病,或者并不能用疾病类型进行简单概括,在症状表现、疾病病因以及治疗方案当中二者均有相同之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下将针对肺气肿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差异性进行讲解分析。
一、症状表现
肺气肿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在早期可能无明显特异性症状,但整体来说,劳力性的呼吸急促是肺气肿患者最为常见的症状表现,并且可以在咳嗽咳痰的基础上进行性发展至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的相关症状表现,同时还会伴随其他系统以及全身症状,例如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下降、上腹饱胀感以及由此导致的体重下降、乏力问题;当病情逐渐发展至中晚期,重症患者还会出现全身浮肿、头晕头痛甚至昏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全身症状表现中,肺气肿表现类似,同样可见食欲下降、体重下降、头晕头痛等与肺气肿大体类似,而呼吸系统具体症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区分。慢性咳嗽以及呼吸困难是慢阻肺患者最主要的症状,并且在疾病早期咳嗽咳痰的症状可见于多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当中,所以患者往往难以在疾病早期及时发现疾病,可是当病情进行性发展之后会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表现,并且在体力劳动之后更加严重,不断发展至普通的日常生活行为也会导致呼吸困难。
二、病因
肺气肿的核心病因通过对许多临床患者的具体观察发现主要与吸烟相关问题有关,不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导致的环境因素吸入都能够引起肺气肿,同时还可能由于长期的生活环境以及遗传因素共同影响所致。
而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疾病的成因相对较为复杂,在相关研究中有许多学说讨论,目前普遍认为是由遗传、性别、年龄、慢性肺疾病、感染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所致。而关于日常生活当中主要的诱发因素,一般包括吸烟、环境污染、空气污染、职业性粉尘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等。吸烟是目前引起慢阻肺的主要因素,其他因素则主要与长期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相关,并且由长期环境空气因素所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也会增加慢阻肺形成的可能,在此基础之上可能通过一次次的呼吸道病毒病菌感染逐步诱发形成慢阻肺。
由此可见,在发病因素的对比当中,肺气肿以及慢阻肺的形成基本类似,皆与吸烟、环境空气重度相关,但慢阻肺的易感因素核心机制在于抗胰蛋白酶的缺乏,肺气肿的核心病因虽然尚不明确,但有相关学说认为与蛋白酶-抗蛋白酶之间的失衡问题有关。
三、治疗方式
关于肺气肿的临床治疗,在疾病急性期过程当中主要可使用各种抗菌药物帮助治疗与对抗呼吸道感染问题,同时还会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帮助缓解呼吸困难,对症使用祛痰药也能促进排痰,并帮助缓解呼吸困难问题,有时对于十分严重的重症患者还会考虑使用激素进行治疗;当急性期治疗病情逐渐稳定之后,疾病的长期预后还需要依靠患者日常生活的调整与改善进行疾病控制,具体包括尽快戒烟并且脱离存在污染的长期生活环境、工作场所,开展肺康复锻炼等内容帮助肺功能恢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同样以药物应用为主,急性期内根据严重程度的不同,治疗用药方案具有差异,常见用药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祛痰药、抗生素、激素类药物等,在整体症状稳定之后同样需要开展呼吸功能康复治疗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改善。
四、结束语
由上可见,肺气肿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二者之间存在关联性,简单来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一种疾病的类型,肺气肿准确来说是属于一种病理学概念,也可以说,某种程度上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至一定程度时以阻塞性肺气肿的形式存在,二者之间症状表现大体相似,但慢阻肺的咳嗽的症状属于长期反复发作类型;另一方面根据病程的不同具有细节上的差异,病因以及后续治疗方式与之相同,整体对症治疗方案相同,但具体用药方案需要进行具体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