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跌倒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普遍,当老人跌倒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骨折等创伤,只要及时正确处理,才能为老人争取更多的机会,保证老人的生活质量。但是,如果老年人在跌倒后,怀疑发生骨折,马上扶起来并不是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分情况来处理。
1老人跌倒后意识不清,该如何做
第一,在现场对老人采取抢救措施,并立即拨打120。
第二,如果老人伴随有开放性创伤、出血,应该给予止血和包扎处理。
第三,如果老人伴随呕吐,则应该让患者缓慢将头偏向一侧,并为老人清理口腔、鼻腔内的呕吐物,让老人可以保持呼吸通畅。
第四,如果老人出现抽搐等问题,应该缓慢将老人转移到平整的软地面上,或者在身体下方垫上软物,防止碰撞、擦伤,同时,如果有必要,需要在患者的口腔中塞入较硬的物品,置于上下牙之间,防止患者咬伤舌头。同时,不要用力掰扯抽搐的肢体,防止肌肉或骨骼的额外损伤。
第五,如果老人发生了呼吸、心跳停止,则需要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嘴对嘴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第六,在搬动老人时,应该尽量让老人处于平卧的状态,平稳搬运。
第七,如果老人伴随发生了头颅损伤,如果伴有耳鼻出血,不要用纱布、棉花等堵塞,这样的操作并不是在帮助患者,而是容易导致颅内压升高,并激发感染。此时,对于老人而言,最安全的做法应该是保持平卧,保持呼吸道通常,及时转运,到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2老人跌倒后意识清楚,该如何做
第一,对老人跌倒的情况和过程进行问询,了解受伤的经过。
第二,询问老人是否有头痛、恶心、呕吐等问题,检查老人是否哦存在言语不利、手脚不灵活、口角歪斜等情况,如果有,立即扶起老人,可能会加重症状。
第三,如果老人同时伴有开放性伤口,要及时处理。检查老人是否存在肢体疼痛、关节异常、肢体位置异常等情况,如果有,则不要随意搬动,可能已经发生了骨折。查询是否存在腰背部疼痛、双腿活动或感觉异常、大小便失禁等情况,这可能是腰椎损害的表现。老人跌倒发生骨折十分常见,但是,有些骨折的外在表现并不明显,比如股骨颈镶嵌性骨折、脊椎骨折等,如果将老人扶起,稍不注意,则有可能加重病情。
第四,如果怀疑老人发生颈椎损伤,则应该让患者就地平躺,在颈部两侧放置沙袋,让颈椎处于稳定状态,切勿过伸、过屈或旋转,如果怀疑腰椎发生骨折,则应该用毛毯垫好或用枕头垫好,让脊柱避免屈曲压迫脊髓。
第五,在搬运过程中,先对患者受伤部位进行固定,特别是骨、关节损伤或较重的软组织损伤,这样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避免骨折断端损伤血管、神经,但是,要注意的是,在固定前,应该对患者进行止血处理,固定材料可以就地取材,固定的范围包括受伤远近两个关节,保持松紧适度,对于明显畸形者,要在固定前纵向牵引伤肢,矫正畸形。对于外露的组织和骨端,注意不要还纳到伤口内,为了避免固定部位对皮肤压迫造成的损伤,应该加上衬垫。在搬运老人时,要保持动作轻柔,对于怀疑有脊柱损伤的老人,应该保持脊柱平直搬运,避免不必要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