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夏季微生物食物中毒容易找上门,这些防范知识要知道!
2024-05-20 16:47:26
作者:马雪芳
作者单位:鄢陵县疾控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
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湿度增大,这为各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夏季成为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尤其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了保障我们的健康,了解并掌握夏季微生物食物中毒的防范知识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一篇详细的科普文章,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预防夏季食物中毒。

一、认识夏季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根据发病原因,食物中毒可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有毒动物中毒、有毒植物中毒和化学性食物中毒。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在夏季尤为常见。夏季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以急性胃肠炎为主,具体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呕吐:恶心、呕吐、发热、头昏、乏力、肌肉疼痛等。

夏季食物中毒高发的原因主要由于夏季气温高、湿度大,为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此外,夏季人们偏爱生冷食物,如凉拌菜、烧烤等,这些食物在制作和保存过程中若处理不当,极易被细菌污染,从而引发食物中毒。

二、夏季食物中毒的防范知识

1.购买与储存

购买肉类、蔬菜、水果等食材时,应选择新鲜、无破损、无异味的食材。避免购买过期或来源不明的食品。食材购买后应及时放入冰箱保存,生熟食物要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暂时不吃的肉菜应及时放入冰箱,防止腐败变质。定期检查食品保质期,不食用过期食品。

2.加工与烹饪

蔬菜和水果在烹饪前应充分浸泡并反复清洗,去除表面的农药残留和微生物。食物在烹饪过程中应充分加热,确保中心温度不低于40℃,以杀死细菌及其毒素。特别是肉类、蛋类和海产品等易污染食材,必须煮熟煮透。处理生熟食物的餐具、砧板、刀具等要分开使用,避免交叉污染。在烹饪前和烹饪过程中要勤洗手,保持手部清洁。

3.餐饮习惯

尽量减少生冷食物的摄入,尤其是凉拌菜、生鱼片等,如需食用,应确保食材新鲜、加工卫生。在饮食中合理搭配食材,多吃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增强身体免疫力。夏季出汗多,应适量补充水分,但避免饮用生水或来源不明的水。

4.餐具与容器

餐具、炊具等应定期消毒,可使用开水煮沸或消毒柜等方式。将食品贮藏于密闭容器内,以防苍蝇、蟑螂等害虫将病原体带到食物上。

5.环境卫生

厨房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清洗灶台、油烟机、冰箱等。安装纱窗、纱门等防虫设施,定期清理厨房垃圾,防止老鼠、蟑螂等害虫滋生。

三、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1.立即停止食用

一旦发现食物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并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救治。

2.补充水分

食物中毒患者常伴有腹泻、呕吐等症状,易导致脱水。因此,应鼓励患者多喝水或淡盐水,以补充体内水分和电解质。

3.催吐与导泻

对于中毒时间较短且无明显呕吐症状的患者,可采用催吐方法排出胃内有毒物质,但需注意,对于昏迷、惊厥或严重心脏病患者禁止催吐。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导泻药物促进有毒物质排出。

4.就医治疗

对于中毒症状较重的患者,应及时送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输液、使用抗生素等。

夏季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为了保障我们的健康和安全,必须掌握科学的防范知识,有效预防夏季食物中毒的发生。同时,在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饮食环境!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