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又到了夏季雨水多发,地面湿滑,导致步行、骑行出门容易打滑摔跤,还有一些人因为车祸摔倒后出现膝关节部位疼痛,有些患者通过DR和CT扫描检查后,被诊断为胫骨平台骨折。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一骨折类型。
1、什么是胫骨平台骨折呢?
胫骨平台骨折发生在胫骨的上端,这是一个重要的承重区域,与股骨下端相接。这种骨折往往发生在接受到强烈撞击或压力时,导致胫骨平台区域发生断裂。骨折后,患者通常会出现膝关节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等症状。理解胫骨平台的解剖结构有助于了解为何此区域容易在特定伤害中受损。
2、胫骨平台骨折分型:
具体分为六型。1-3型是胫骨平台外侧骨折;4-6型是高能量骨折,可合并神经血管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深静脉损伤、软组织损伤。
(1)1型是单纯边缘或外侧平台劈裂骨折,无相关关节面压缩。
(2)2型是外侧平台的劈裂伴关节面压缩性骨折。
(3)3型是单纯的外侧平台压缩性骨折。
(4)4型是胫骨内髁骨折,内侧切开复位固定,蝶形钢板放后内侧。切口是手术治疗的关键环节,常采用髌旁外侧+后内或内侧;单纯Schatzker 4型采用髌旁内侧切口。
(5)5型是双侧平台骨折,胫骨上端轮廓保持不变,但双髁骨折,钢板螺钉固定,尽量不用内外侧双切口入路钢板固定,有产生“死骨三明治”风险,可以用单侧钢板或外架治疗。
(6)6型是干骺端-骨干分离,既需要关节面重建,又需要恢复胫骨髁和骨干的连续性,可经皮空心螺钉结合外架固定。
3、需要怎么去治疗呢?
(1)非手术治疗。
当胫骨平台骨折未发生移位,或者骨折塌陷小于2mm,以及劈裂移位小于5mm的粉碎性骨折,或者病情不适合进行手术切开复位时,可采取非手术治疗。这包括:①石膏托制动,适用于低能量损伤或软组织肿胀较轻的患者;②骨牵引,适用于软组织肿胀明显的患者,或作为高能量损伤患者的术前准备。
(2)手术治疗适应症。
在以下情况下考虑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关节面塌陷超过2mm,或侧向移位超过5mm;若骨折合并有膝关节韧带损伤,或伴有膝内翻或膝外翻超过5°。
4、关于骨折后康复。
(1)非手术患者:非手术患者康复方案可参照手术治疗者进行,伤后1~2天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练习,每日3次,每次在15分钟内;同时踝关节主动背屈和跖屈练习。患肢要抬高。固定2~3周后取下外固定装置,进行膝关节不负重的主动运动。配合超短波等理疗,有利于消肿、止痛。负重不宜过早,6-8周复查膝关节X光片,并根据骨折线愈合情况逐渐负重。
(2)手术患者:建议术后早活动、晚负重。
①3~4天进行股四头肌练习;
②3天后CPM机20~30度范围活动;
③6~8周不负重,或10~12周不负重(5、6型);
④4周内获得90度活动范围。
术后康复方案包括以CPM进行膝关节被动功能锻炼,每天两次,每次2小时,直至膝关节伸屈活动范围达到0-95度为止。
⑤如果膝关节活动度恢复不满意,则于术后4~8周时考虑手法操作提高关节活动度;
⑥术后8~10周内于保护下患肢不负重行走。出院后继续进行物理治疗直至膝关节活动度达到120度以上为止。通常于术后8周时患肢可部分负重达50磅(22.68kg)。术后10周复查评估关节面塌陷程度及固定的稳定性。
⑦术后12周时恢复至完全负重,16周时可恢复正常活动。
5、温馨提示:
(1)避免不适合的姿势和体位:
“四不”:不过重负重;不做盘腿动作;不坐矮凳;不下蹲;
“四避免”:避免重体力活动和奔跑等大范围剧烈活动项目;避免髋关节内收、内旋时从座位上站起;避免双膝并拢双足分开的情况下,身体向术侧倾斜;避免在不平整或湿滑的路面上行走。
(2)如发现手术后局部有红肿、疼痛存在,应主动就诊。
所以,患者出现外伤后,不要盲目自行医治或者不敢医治,一定要就诊于正规医院的骨科,进行正确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