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脑卒中属于一种严重威胁到人们健康的疾病,属于老年人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现象,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多人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患上脑卒中疾病,在脑卒中疾病发生后,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偏瘫等不良症状,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那么到底什么是脑卒中疾病呢?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护理方式又有哪些呢? 什么是脑卒中疾病呢? 脑卒中这种疾病还可以称之为脑血管意外疾病,具体包含了两种类型分别是出血性脑卒中以及缺血性脑卒中,属于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而导致出现的局部脑功能障碍现象,这种疾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以及致残率,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威胁,这种疾病大多发生在五十岁以上的人群,在疾病发作的时候,患者同时会出现言语不利,口眼歪斜,步态不稳,恶心呕吐,头疼以及意识障碍等现象。 脑卒中偏瘫后肢体摆放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 良肢体位摆放是一种抑制痉挛出现的早期诱发分离运动暂时性治疗性体位,在这样的体位下,患者存在的痉挛症状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也能够降低患者存在的肢体层面的负担,关节也会更加具有稳定性,能够起到有效预防痉挛的加重和出现症状,具体包含了患侧卧位、仰卧位、床上坐位等。进行良肢位摆放的目的在于预防压疮的发生,也能够起到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和预防压疮的发生,能够防止痉挛的产生,防止肩关节脱位发生。意义在于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效防止患者残障的发生,促进患者生活生命质量的提升,也会为后期的康复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在降低患者致残率同时,也会有效降低患者家庭和社会层面的负担,预防存在的关节痉挛、肌肉萎缩、肩关节半脱位等症状。 脑卒中偏瘫患者危险因素有哪些呢?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存在的多种危险因素划分后,可以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具体为可以干预和无法干预两种类型,其中不可干预包含了年龄、种族等等,而可干预包含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缺乏运动、不良饮食等层面。 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摆放标准是什么呢? 轮椅坐位 在轮椅坐位中,在进行良肢位摆放中要保障患者靠住椅背,保障躯干伸直,还要让身体能够尽量向前处于一种倾斜状态,可以将患肢上侧放置在胸前的软垫上,防止出现膝关节过于屈曲的问题,也要保证手指能够处于自然伸展的状态,能够在患腿外侧放置软垫,有效矫正存在的患腿外旋的不良问题,也要保障膝关节、髋关节确保九十度的角度,双足能够处于垂直于地板平放的状态,保持两足尖对称。 床上坐位 要将床头摇起和床呈现出90度夹角,或者是使用枕头做好支撑,确保躯干处于挺直状态,不能倾斜,要保证髋关节处于90度屈曲位,在膝下放止塑软枕,在患侧足底放置一枕,指导患者患肩向前伸,将双侧上肢伸展或者放置在床上餐板或者调节板上。 健侧卧位 指导患者处于健侧在下,患侧在上的体位,在处于该种体位后要在患者的头部垫上软枕,还要保障患侧上肢处于伸展位置处于枕上,保证患侧肩胛骨能够顺利向外伸展,处于掌心向下,然后将手指外展,将患侧的下肢轻度的屈曲,在体位摆放中,患侧的踝关节不能内翻悬在枕头边缘,预防足内翻下垂的发生。 患侧卧位 需患侧在下,健侧在上,头部和背后均需垫上软枕,指导患壁外展前伸旋后,将患侧肩膀向前伸张,且前臂旋后,患侧下肢需处于屈曲位于床上。 仰卧位 需在患者头部垫上薄枕,指导患者头稍微转向患侧,在患侧肩胛和上肢垫上长枕,需上臂旋后外展20-40度,手指伸展,臀部、大腿外侧放置软垫,足尖向上,膝下稍微垫起。
总的来说,脑卒中偏瘫发生后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十分严重的威胁,这就要求我们对于该种疾病拥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清楚脑卒中偏瘫疾病发生后正确的肢位摆放技巧,在科学护理下促进患者疾病的早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