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关于尿常规和粪便常规,你想知道的这里都有
2023-09-25 15:22:42
作者:安秉艳
作者单位:洛阳西城医院 检验科
尿常规和粪便常规是临床上常见的两种常规检查,它们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这两种常规检查相关知识详细科普如下。

一、尿常规

尿常规检查可以了解机体的代谢状况,及时发现肾脏或尿路疾病,其检查内容主要包括:

尿常规检查涵盖多个方面,主要包括尿的颜色、性状、酸碱度、比重、蛋白质、糖、酮体、红白细胞等。具体检查内容如下:

尿的颜色:正常尿液的颜色主要由尿色素决定,通常为淡黄色或无色,尿色的深浅随尿量而变化,也可因食物、药物、色素等因素而变化。

透明度:正常新鲜尿尿色清澈透明,如放置过久可出现轻度混浊。透明度的观察可以提示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或其他异常。

酸碱度(pH值):正常尿液为弱酸性,也可为中性或弱碱性,pH值一般在4.6~8.0之间,尿液的酸碱度可反映肾脏调节体液酸碱平衡的能力。

比重:正常尿液比重在1.015~1.025之间,婴幼儿尿比重偏低,尿比重的高低取决于肾脏的浓缩功能,可以帮助了解肾脏的浓缩功能是否正常。

蛋白质:正常人尿蛋白常规定性为阴性,定量每天排出约40~80毫克,最多不超过150毫克。如尿蛋白阳性,常提示肾脏病变,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尿糖:正常人尿中可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糖含量为0.1~0.3克,量高不超过1克,尿糖定性为阴性。尿糖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糖尿病等疾病,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细胞:正常尿离心沉淀后每高倍视野红细胞不超过3个、白细胞不超过5个,上皮细胞不超过(+)。若超过上述指标,则提示存在泌尿系疾病或其它疾病,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采集标本时,尽量选择晨起第一次小便,夜间小便会有浓缩,利于一些疾病的诊断检查,可以提高检查的阳性率。女性患者尽量避开月经期检查,避免血液混入尿液中造成假阳性,每次化验检查最好取中段小便化验,每次不少于10ml,以降低尿液污染情况。收集尿液最好使用医院提供的一次性尿杯或收集器,避免自行选择器皿造成的尿液污染。

二、粪便常规

粪便常规检查是了解消化系统功能状态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辅助诊断消化系统病变如感染、出血、恶性肿瘤等疾病,其检查内容主要包括:

粪便性状:正常粪便为成形的软便,如果出现硬便、稀便、水样便、稀糊状或稀汁样便等,说明大便性状存在异常。

粪便颜色:成人多为黄褐色,婴儿多为金黄色。如果为苍白色、浅灰色、红色、深褐色、黑色等,说明存在异常。

粪便白细胞:如果粪便中白细胞增多,说明肠道中存在炎症,如细菌性肠炎。白细胞数值越高,炎症的严重程度越重。

粪便红细胞:粪便中出现红细胞常提示消化道出血,可能是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直肠息肉等疾病导致。

粪便寄生虫卵:如果检查中发现蛔虫卵、鞭虫卵、蛲虫卵、钩虫卵等寄生虫卵,说明存在相关的寄生虫感染。

粪便隐血试验:用于检测消化道出血。如果为阳性说明存在消化道出血需要进一步进行检查。

粪常规检查前不需要刻意控制饮食但做粪常规前一晚应少食当日应不进食进水,影响排便的药在粪常规前应避免使用如泻药与止泻药,采集粪便样本时要注意卫生避免粪便样本被杂质、尿液等污染。

总结

粪便常规检查是了解消化系统功能状态和诊断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进行粪便常规检查时,应注意样本采集的规范性和准确性、饮食与药物的调整、检查时机的选择以及及时送检等事项。同时,在关注检查结果时也应保持理性态度,结合医生的意见进行后续的诊断和治疗。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