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心脏彩超
超声检查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和人体组织声学参数进行成像,结合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及临床医学等学科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医学超声具有指向性、反射、折射、散射、衰减、吸收及多普勒效应等多种物理特性,声波穿过不同组织、器官,就会形成不同强度的回声,这些回声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就能成像,为医生对疾病进行诊断提供帮助。B超是超声检查的一种,即B型超声,是二维超声检查的一种,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超声检查方法,也是其他多种超声检查的基础。
心脏彩超则是专门对心脏进行检查的超声检查,相比于传统、基础的B超检查,心脏彩超的图像为彩色,心脏彩超不仅能发现患者心脏是否出现结构异常,还能发现其中血流情况是否异常,还能动态观察心脏搏动及血流情况,其中频谱多普勒检查还能对血流动力学定量进行分析,彩色多普勒能显示心脏内血流的方向、速度、范围,了解心脏内血流是否紊乱等。因此,心脏彩超虽然与B超是同一类检查方式,但心脏彩超对于心脏的检查更加专业,是专门面向心脏、心血管的检查方法。
二、心脏彩超——全面掌握心脏秘密
检查心脏结构:心脏中存在四个房间,即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这四个心脏房间的大小有着几乎固定的比例,如果心脏结构改变,这四个心脏房间比例出现变化,无法维持固定比例,就会导致心脏功能出现异常,引发心脏疾病。通过心脏彩超检查,就能发现心脏是否出现异常变大或缩小情况,还能查看四个房间大小,发现其比例是否异常。
检查心脏间隔:心脏中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并不直接连通,在其中存在有两个天然“挡板”,分别称为房间隔和室间隔。一些患者心脏先天发育异常,就会出现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问题,这就会导致患者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而心脏彩超则能有效发现间隔是否出现了变薄、变厚、缺损等情况。
检查心肌:心肌是心脏的“墙壁”,它影响着心脏的收缩功能,而一旦心脏收缩功能出现异常,就会影响泵血量,引发各类问题。而通过心脏彩超,就能发现心肌是否出现变薄、变厚等情况,还能查看心室壁运动情况,让医生更好的评估心脏的收缩功能。在了解心脏收缩功能后,就能计算出心脏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等具体数值,这对心脏功能评估有着重要作用,其他检查方式都难以做到。
检查心脏瓣膜:心脏瓣膜是心脏内重要的组织,一旦瓣膜无法完全打开,就会导致心脏内血流受阻情况,这在医学领域被称为瓣膜狭窄;瓣膜无法完全关紧,就会出现血液返流情况,这被称为瓣膜返流。而心脏中存在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共四个瓣膜,无论是哪个瓣膜出现问题,比如出现瓣膜狭窄和瓣膜返流,一旦问题过于严重,都会引发严重的症状,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而通过心脏彩超检查,能准确发现瓣膜问题,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帮助。
三、什么情况下需要做心脏彩超?
1、在活动后,出现胸闷气短、心悸、胸痛、昏厥等症状,晚上睡觉憋气,无法平卧,不明原因发烧,都应该及时接受心脏彩超检查。
2、在接受检查时,医生通过听诊器发现患者心脏跳动存在明显杂音,怀疑患者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是心脏瓣膜病时,也应立刻接受心脏彩超检查。
3、患者如果患有高血压、肾脏疾病、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在进行治疗、手术之前,都需要接受心脏彩超检查,以评估其心脏情况是否能耐受治疗,了解手术风险。
4、当患者接受检查时,发现其下肢出现了水肿,并且心电图存在明显异常,怀疑患有心脏疾病时,也应立刻接受心脏彩超检查。
5、年龄超过50岁的人群,应该定期每年接受一次心脏彩超检查,以保证能及时发现是否患上了心脏疾病。
心脏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一旦心脏出现问题,就会引发各类症状、疾病,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我们一定要了解心脏检查方式,在出现异常后,立刻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发现可能存在的疾病,并及时治疗,这样才能将疾病扼杀在萌芽阶段,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