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心衰病人应该如何护理?
2024-06-21 11:32:14
作者:范学姣
作者单位:烟台莱阳中心医院
根据《急性心理衰竭中国急诊管理指南(2022年)》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在过去几十年间我国心衰患病增长率高达44%,且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患有心力衰竭疾病的主要群体。心衰除传统的药物治疗外,后期护理也十分重要,日常的护理能够帮助心衰病人缓解不适,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从而降低心衰病人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一起来看看。

1 心衰到底是什么?

心脏如果出现故障,无法正常完成全身的血液输出和输入时,患者就会出现类似呼吸困难、身体疲乏无力、水肿等一系列症状,这便是常见的心力衰竭。任何可以影响心脏正常功能的疾病因素都可能会引起心力衰竭。引发心衰常见的病因分为以下几点:(1)心肌病变。比如最常见的心肌缺血或者扩张性的心肌病,都会引发心肌的异常,进一步会发展成为心衰。(2)心外疾病。比如人体身体的其他疾病会影响心脏,比如严重贫血、肺心病等,这些心外疾病仍旧会引起心肌的异常,继而发展成为心衰。(3)心脏负荷过重。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因为该病会使得心脏泵血功能的阻力变大,从而会加重心脏的额外负担,长此以往也会发展成为心衰。心衰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但是如果病情加重,会出现胸闷、双下肢水肿等各种不适。

2 心衰病人应该如何护理?

2.1 合理饮食

心衰病人一定要在饮食上严格注意,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加重。首先必须要做到低盐,每日的摄盐量需要控制在4g以内,避免因为过量摄入加重身体水肿。其次还要注意到低脂饮食,不可以吃胆固醇过高的食物,比如动物的各种内脏、肥肉、油炸物等,控制好饮食的总热量。最后需要在日常饮食过程中补充维生素,可以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从而提高抗病能力,有效缓解病情以及各种身体不适。

2.2 适量运动

如果心衰病人病情有所缓解,可以进行适量运动,比如可以在饭后慢走半小时,晨起可以做一些太极拳、运动操之类的运动,避免跑步、爬山等剧烈的运动,防止心脏的负荷加重,加剧病情恶化。每周的运动时间控制在4-5小时内,即每日运动在30分钟左右即可。在运动前应当做好热身,运动结束时应当从缓慢过渡到平稳状态,以防心脏不适。病人还需要得到充分休息,减轻心脏负担。

2.3 饮水适量

心衰病人的体内有水滞留的问题,所以会常常出现身体水肿、肺水肿,严重情况下还会引发肾功能受到损伤,导致尿量减少。所以此时应当控制每日的饮水量,1.5L-2L之间最为适宜,只要满足身体日常的生理功能即可,不需要大量饮水,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2.4 心理护理

心衰病人因为疾病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所以家属应当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关注病人的心理健康,耐心回答病人的问题,使其心态保持在一个平稳的状态,避免大悲大怒,加重心脏负担。可以鼓励心衰病人和外界接触和交流,观看一些有趣的娱乐节目,参与社区或者医院组织的相关活动,让病人忘记病痛,切实感受生活的美好。

2.5 保暖防寒

尤其是在冬季,因为冷空气的刺激会导致身体血管收缩,从而加重心衰症状。所以在此期间一定做好保暖防寒,在室内调高室内温度,保持室内暖和,外出时要注意佩戴口罩,预防呼吸道感染疾病,还要穿好棉衣。

2.6 按时用药

心衰病人的病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所以病人和家属应当注意按时用药,不可随意更改药物数量。还需注意每日观测心率、血压等数据,将其保持在平稳的状态,如果发现数据不稳定且波动较大,立即就医。注意需要定期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医生可以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方案,帮助病人改善不良症状,控制病情。

总之,心衰病人后期的护理能够帮助其控制病情、改善不良症状、降低死亡率。所以病人和家属应当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严格注意护理要求,合理饮食、按时用药、尤其在运动过程中遵循适量、规律的原则等护理方式,从而改善心功能,提高心衰病人的生活质量。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