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脑供血不足有哪些临床表现?该如何治疗?
2024-06-21 11:19:43
作者:杨富珍
作者单位:焦作市温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脑供血不足是指人脑某一局部的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这种不足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脑供血不足时,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脑供血不足可能导致意识障碍,如昏迷或意识模糊。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治疗具有必要性。本文将对脑供血不足相关知识科普如下。

一、脑供血不足的病因有哪些?

该疾病病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逐渐增厚和变硬,形成动脉斑块,导致血流受阻,引起脑供血不足。

血栓形成:在脑部血管内形成血栓,即脑血栓,也会导致脑供血不足。

脑动脉痉挛:脑动脉发生硬化,导致血管狭窄,刺激脑动脉痉挛,引起脑血管突然收缩,导致血流减少。

颈椎疾病:颈椎寰枢关节和颈5颈6关节错位,刺激椎动脉引起动脉血管腔狭窄或血管痉挛,通过的血流量减少,致使所供应的脑区发生供血不足。

血压异常:高血压可能导致脑血管损伤,低血压则可能导致脑血流量减少,都可能引起脑供血不足。

血液疾病:如贫血和凝血障碍,也可能影响脑部血流供应。此外,脑部肿瘤可能压迫脑血管,影响脑血流。

其他因素:脱水、感染,以及抽烟饮酒和颈部活动和体位变化等,均可诱发脑供血不足。

二、脑供血不足有哪些临床表现

该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且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突然的嘴歪、流口水、说话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肢体功能也可能受到影响,表现为一侧肢体无力、施展不灵、关节发麻、步行不稳等,严重时还可能出现肢体痉挛。

感觉功能障碍:患者可能感到面部麻木、嘴部丧失感觉,以及肢体一侧发麻痉挛等,视觉也可能受到影响,出现视物不清、重影,甚至突发短暂性失明。

精神意识失常:患者可能表现为失眠多梦、昏昏欲睡,或出现短暂性无意识。智商可能减退,丧失基础的判断力,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痴呆。性格也可能发生改变,如变得不爱说话、冷漠寡言、焦躁易怒等。

其他常见症状:反复头晕、头昏、头痛,常伴有心烦、耳鸣。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健忘。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性格转变,如由开朗变得孤僻、沉默寡言等。

三、脑供血不足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用于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脑供血。但需注意,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期间需要监测血小板水平。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等,用于营养神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其他药物如针对贫血导致的脑供血不足,需要补充铁剂治疗。

手术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适用于颈动脉狭窄导致的脑供血不足患者,通过剥离增厚的颈动脉内膜及硬化斑块,使颈动脉内壁光滑、内径恢复正常大小,血流由此得以畅通。对于某些不适合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可考虑支架植入术,通过血管内介入技术,在狭窄的血管内放置支架,以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

其他治疗方法: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可改善缺血导致的脑损害,缓解脑供血不足的症状。

中医理疗:如针灸、按摩等,可通过刺激经络、穴位,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供血不足的情况。

改善生活饮食习惯:戒烟、戒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导致脑供血不足的危险因素,因此患者应积极戒烟、戒酒。

结语

综上所述,脑供血不足的临床表现多样且复杂,治疗方法也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注意改善生活饮食习惯和保持良好的心态,以促进病情的康复。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