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痛消化内镜检查
无痛消化内镜检查确实是一种微创检查方法,尽管其创伤较小,但由于其侵入性操作特性以及患者可能产生的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容易出现应激反应,如呕吐、呛咳等,这些反应不仅可能给患者带来不适,还可能影响检查的顺利进行和准确性。因此,在患者无痛消化内镜检查的过程中配合有效护理干预十分必要。
2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的主要护理措施
(1)检查前护理:患者入室前,护士将所有检查所需器械准备好,确保室内光线充足、空气清新、安静整洁;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与湿度。护士积极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干预,告知患者检查的具体过程;同时告知患者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处理对策;对于患者存在的疑问,护士应耐心解答,以此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可适当为患者播放轻松的音乐缓解患者的心理情绪,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状态配合检查。
(2)术中护理:实施检查时,护士仔细核实患者的身份信息、病历资料以及检查前的准备情况。护士需要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静脉,确保通道畅通,并固定好静脉输液装置。这样,在检查过程中,护士就可以及时给予患者必要的药物或液体支持,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护士需要与麻醉护士紧密配合,给予患者麻醉干预,确保患者能够舒适、安全地接受检查。在麻醉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对麻醉药物的反应,一旦出现过敏反应或呼吸抑制等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突发状况,如呼吸急促、呕吐等。护士需要迅速作出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对于呼吸急促的患者,护士应立即实施吸氧干预;对于呕吐的患者,护士应及时清理呕吐物,防止呕吐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呛咳和误吸。在应对突发状况时,护士应注意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3)术后护理:检查结束后,检查结束后,护士应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内的唾液以及可能存在的呕吐物,确保患者口腔清洁,避免引起不适或感染,并主动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如喉咙疼痛、腹部不适等,并根据患者的反馈提供相应的护理建议,嘱咐患者在休息室适当休息,等待麻醉效果完全消退后再离开。这样可以避免患者因麻醉药物残留而出现头晕、跌倒等意外情况。嘱咐患者检查后 2h 禁食,2小时后,患者可以逐渐进食,但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稀饭、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等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若患者出现腹痛、腹胀等情况,护士应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腹胀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给予腹部按摩,促进肠道蠕动和气体排出,缓解患者的不适感。此外,在护理中还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其他并发症,如出血、穿孔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最后,叮嘱患者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促进肠道气体的排出和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但应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以免引起不适或并发症,并保持饮食的清淡,不可食用辛辣、刺激等的食物。
(4)中医结合护理。采用中医结合的方式,促进胃肠道分泌以及改善胃肠道的蠕动功能。选择吴茱萸穴位贴敷,主要方法:取吴茱萸粉 3 g,用醋将其调制成糊状物并均匀敷在神阙穴,然后采用敷料将其覆盖并固定,贴敷时间 6 h、1 次/d。在贴敷过程中需对患者的皮肤状态进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