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耳道炎的症状:
耳痛剧烈,张口咀嚼时加重,并可放射至同侧头部,多感全身不适,体温或可微升,当肿胀严重堵塞外耳道时,可有耳鸣及听力减退,检查有耳廓牵引痛及耳屏压痛,外耳道软骨部皮肤有局限性红肿,红肿成熟破溃后,外耳道内积脓流出耳外。后期耳痛减轻,外耳道后壁疖肿严重者可使耳后沟及乳突区红肿,应注意与急性乳突炎鉴别,急性乳突炎者多有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发热较明显,无耳廓牵拉痛,而有乳突部压痛;有鼓膜穿孔或鼓膜明显充血,脓液较多,
弥漫性外耳道炎急性者表现为耳痛,可流出分泌物,检查亦有耳廓牵拉痛及耳屏压痛,外耳道皮肤弥漫性红肿,外耳道壁上可积聚分泌物,外耳道腔变窄,耳周淋巴结肿痛,慢性者耳发痒,少量渗出物,外耳道皮肤增厚,皲裂,脱屑,分泌物积存,甚至可造成外耳道狭窄。
2. 外耳道炎易感人群:
洗澡、洗头或游泳时有脏水进入外耳道的人;身体抵抗力下降的人,例如患有慢性肾炎、糖尿病、贫血等疾病的人;外耳道皮肤受损的人;挖耳朵不正确的人。包括使用力过大的人和使用易损伤外耳道皮肤工具如指甲、火柴棒、发夹等掏耳朵的人;耵聍(耳屎)因温度升高、湿度变化发生改变的人。
3. 为何夏季游泳容易感染外耳道炎:
夏季正值三伏天,气温升高,高温天气不断,这个时节,游泳成为人们最爱的运动之一,而高温和潮湿可以加速细菌和真菌的滋生,造成外耳道炎的常见原因就是泳池水入耳。健康人的外耳道有上皮角质层的保护,皮脂腺的分泌呈弱酸性,有较强的抵抗微生物的能力。夏天游泳时,外耳道上皮层被水浸泡,会发生软化和肿胀,角质层被破坏,抗感染能力明显减弱。此时,外耳道皮肤若有破损,常见致病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真菌等就容易入侵,造成外耳道炎。
4. 预防外耳道炎的方法:
在游泳前清理外耳道里的耳屎,使用耳塞或耳罩,尽量避免水进入耳道。保持耳部卫生,避免用尖锐物品清洁耳道。日常生活中,还应避免使用耳塞或耳机过久,以免耳道潮湿,造成细菌滋生。不要频繁用棉签等物品清洁耳道,耳道有自洁功能,一般不建议清理。
5. 游泳后正确清洁耳朵:
首先,一定不要使用棉签或者其他尖锐物品清理耳朵里的水,这可能把耳屎推进耳道深部或者造成外耳损伤、感染。①活动外耳道法:将耳廓向后上方牵拉,反复做张口运动,使水流出耳道。②手掌吸水法:倾斜头部,进水的耳朵朝下,手掌深压耳廓,屏住呼吸,利用负压使水排出耳道。③单腿跳:患耳朝下,牵拉耳廓,同时同侧单脚跳几下,借助水的重力排出水。④游泳后1-2天,出现耳痛,耳道瘙痒,耳堵塞感,听力下降、耳内流脓等不适症状,应尽早就医。
6. 外耳道炎的治疗
6.1改善耳道通气
患有外耳道炎症者,应保持鼻腔的通畅,可使用麻黄素滴鼻或使用可的松喷雾,每天使用3~4次左右。也可以在急性呼吸道炎症控制后选择捏鼻鼓气法,然后选择类固醇激素药,有效减轻局部水肿症状。
6.2清除中耳积液
可以用7号长针头在无菌环境下插入到鼓室,然后抽取积液,最后注射地塞米松。如果粘液粘稠在经过抽液后没有效果,可以选择切开术。另外还应该选择注入生理盐水的方式,如果抽液激素治疗没有效果,可以做鼓膜置管术,可以促进液体吸收。
6.3祛除病因
应该积极治疗鼻腔疾病,如果是腺样体肥大,可以通过手术来切除。如果是急性期,可以使用0.25克的红霉素,还可选择肌肉注射,每天注射两次,有效控制感染,作为短期治疗效果是很好的,但是不建议长时间注射,可能容易会出现副作用。
结语:
在游泳之后耳朵进水需要及时清理,避免引发外耳道炎影响耳朵健康。在日常生活中要正确清理耳道,保障听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