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针灸推拿双管齐下,治腰突?
2024-07-10 16:38:17
作者:王艳东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灌阳县中医医院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腰部疼痛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腰突(腰椎间盘突出)作为一种常见的腰部疾病,给许多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困扰。那么,面对腰突的困扰,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传统中医中的针灸推拿在治疗腰突方面的应用。

一、腰突的基础知识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腰突。腰突,即腰椎间盘突出,是指腰椎间盘的纤维环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这种疾病的成因多种多样,包括长期坐姿不正确、腰部外伤、年龄增长等。

腰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马尾神经症状等。这些症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还可能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因此,及时有效地治疗腰突显得尤为重要。

在西医领域,治疗腰突的常见手段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药物副作用、治疗效果不稳定等。而中医的针灸推拿作为传统疗法,在治疗腰突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二、针灸治疗腰突的原理与方法

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腰突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针灸治疗腰突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疏通经络,从而缓解腰突症状。具体来说,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物质的代谢和排出,从而缓解腰部肌肉的紧张和疼痛;同时,针灸还可以调和阴阳平衡,疏通经络,进而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和活动障碍。

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确定相应的穴位。常用的穴位有肾俞、大肠俞、委中等。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一定的酸胀感或麻木感,这是正常的现象。针灸治疗每天1次,每次治疗时间约为30分钟。

需要注意的是,针灸治疗虽然对腰突有一定的疗效,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前,患者应先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明确诊断,排除禁忌症。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三、推拿治疗腰突的原理与方法

推拿作为中医的另一种传统疗法,在治疗腰突方面同样具有独特的优势。推拿治疗腰突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手法作用于肌肉、骨骼和关节,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同时,推拿还可以调整脊柱的生理曲度,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从而缓解腰突症状。

在推拿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法进行操作。常用的手法包括揉法、按法、推法等。在推拿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一定的酸胀感或疼痛感,这是正常的现象。推拿治疗每天1次,每次治疗时间约为20分钟。

与针灸治疗类似,推拿治疗也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在接受推拿治疗前,应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排除骨质疏松、肿瘤、结核、骨折等腰椎骨质病变,确保没有禁忌症,结合实际病症选择正确治疗方法。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四、针灸推拿双管齐下的优势

针灸推拿双管齐下在治疗腰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针灸和推拿作为中医传统疗法,具有副作用小、疗效稳定的特点。其次,针灸和推拿可以相互补充,提高治疗效果。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疏通经络;推拿则通过手法作用于肌肉、骨骼和关节,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肌肉紧张。两者结合使用,可以更快地缓解腰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针灸推拿治疗还具有个体化治疗的优势。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接受针灸推拿治疗时,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同时,患者还应定期进行复查和评估治疗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预防与康复

除了积极接受治疗外,预防腰突的发生和康复锻炼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腰突和康复锻炼的建议: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弯腰或扭曲身体。 2. 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腰部防寒保暖。

3. 加强腰部肌肉锻炼,提高腰部稳定性和支撑力。

4. 定期进行腰部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腰部问题。

5.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

六、结语

针灸推拿作为中医传统疗法,在治疗腰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疏通经络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等手段,可以有效地缓解腰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预防腰突的发生和康复锻炼同样重要,需要我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希望本文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