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潴留对产妇的不良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尿路感染:尿潴留是指尿液积存于膀胱而无法通过尿道正常排出,这会导致尿液中的细菌在膀胱内生长繁殖,有可能逆行至上尿路,从而造成机体出现继发性的尿路感染。
肾功能损伤:尿潴留长期无法解除的情况下,随着膀胱中尿液的积存越来越多,就有可能引发不同程度的肾积水,从而损伤肾脏功能,甚至有可能会造成产妇无法逆转的肾衰竭。
不适感:尿潴留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不适感,尤其是急性尿潴留,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这些不适感容易导致产妇心情烦闷,有可能会影响产妇泌乳、哺乳等。
产后出血:由于膀胱内聚集大量尿液,会使子宫复旧的能力有所下降,所以可能会导致产后出血,阴道流血量出现增加。
膀胱破裂:在极端情况下,尿潴留可能导致膀胱的破裂,使尿液进入盆腹腔中,造成严重的并发症。
膀胱休克:当尿潴留比较多时,临床上给予插尿管使尿液排出,如果放尿的速度比较快,会导致膀胱出现突然的松弛,可能出现膀胱休克的现象,甚至造成膀胱出血。
因此,对产妇进行尿潴留的提前判断和预防,针对不同的诱发原产后尿潴留的常见原因有多种,以下是几个主要方面:
排尿习惯的改变:部分产妇可能不习惯在床上排尿,或者由于外阴创伤,害怕疼痛而不敢用力排尿,从而导致尿潴留。
产程过长:如果产程过长,特别是第二产程,可能会长时间压迫膀胱和尿道,导致膀胱、尿道黏膜充血水肿,张力变低而发生尿潴留。
腹壁松弛:妊娠时腹壁持久扩张,产后发生松弛,腹压下降,可能导致无力排尿。
外阴创伤疼痛:如产后会阴侧切或会阴撕裂造成外阴创伤疼痛,可能会使支配膀胱的神经功能紊乱,反射性地引起膀胱括约肌痉挛,导致尿潴留。
药物影响:产前或产程中应用大剂量的解痉镇静药,如硫酸镁、莨菪类等药物,可能会降低膀胱张力而引起尿潴留。
盆腔压力变化:分娩后盆腔内的压力突然降低,可能导致膀胱麻痹,引起尿潴留。
体力消耗过度:分娩过程中产妇体力消耗过大,加上腹部肌肉松弛,也可能导致尿潴留。
除了上述原因,尿路感染、膀胱功能障碍、膀胱结石、盆腔炎等也可能导致产后尿潴留。如果产妇出现尿潴留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诊治。
产后尿潴留的护理措施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诱导排尿: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诱导排尿,如打开水龙头让产妇听流水声,利用条件反射缓和排尿抑制,使产妇产生尿意,促使排尿。同时,也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或者轻轻按摩下腹部,以缓解膀胱痉挛,促进排尿。
情绪护理:产后尿潴留可能会给产妇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因此需要及时与产妇沟通,了解其病情和情绪状态,消除其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饮食护理:产后尿潴留的女性可以适当多喝水,多吃水果,保持饮食清淡,有助于增加尿量,引起尿意,促进排尿。同时,也可以适当喝一些红糖水,有助于补充能量和促进血液循环。
膀胱功能锻炼:在分娩前,可以指导产妇进行提肛、排尿功能锻炼、腹壁肌肉的舒张和收缩训练等,以增强盆底肌和尿道周围肌肉的张力和协调性,预防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在留置尿管期间,也需要进行膀胱功能锻炼,如定时夹闭尿管,以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中医治疗:如果以上方法均无效,可以考虑中医治疗,如针灸治疗关元、三阴交、阴陵泉等穴位,以促进排尿。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此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留置尿管期间,需要保持外阴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
鼓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排尿功能的改善。
如果产妇出现便秘等情况,需要及时处理,以避免加重尿潴留的病情。
因予以针对性的治疗,对患者的健康和恢复至关重要。产妇和医护人员都应提高警惕,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尿潴留的发生和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