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临床输血检验中凝聚胺法和盐水法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4-07-10 16:53:09
作者:阳娜
作者单位:常宁市人民医院输血科
输血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至关重要的治疗手段,尤其在紧急情况下,它能为患者提供急需的血液成分,挽救生命。然而,输血并非简单的血液交换,它涉及到血型匹配、交叉配血等一系列复杂的步骤,旨在确保输血安全性和有效性。交叉配血检查主要是检测受血者(患者)和供血者(献血者)之间是否存在血型不合的抗原抗体反应,以确保受血者的输血安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交叉配血方法主要包括凝聚胺介质和盐水介质交叉配血法。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其在实际操作中的优劣势和适用场景。

1. 凝聚胺法

1.1 检测原理

凝聚胺试验( polybrene )使用低离子介质加速IgG抗体与红细胞之间的反应速度。凝聚胺作为一种碱性分子可以和红细胞表面的酸性糖分子结合,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凝聚胺使红细胞相互靠近,使得已经结合在红细胞表面IgG抗体分子可以在不同的红细胞之间搭桥。然后加入重悬液,使得凝聚胺的作用被消除。被凝聚胺凝集起来的红细胞,此时会渐渐散开,但已经被IgG抗体分子搭桥连接起来的红细胞不会散开,以此检测血清或血浆中存在的血型抗体。

1.2 应用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凝聚胺法因其具有敏感性高及快速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血型检查、抗体筛选和鉴定、交叉配血试验。能够有效识别血液中低浓度的抗体,显著减少输血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其操作简便,检测结果直观明了,非常适合在大规模筛查和快速诊断中使用。其应用不仅提高了输血安全性,还大大提升了临床工作效率,是确保输血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1.3 优缺点分析

尽管凝聚胺技术具有多项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限制。该方法依赖于特定试剂的质量和浓度,如果试剂质量不佳或变质,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操作不当也可能导致误判。对于某些罕见的抗体,凝聚胺技术的检测效果可能不如其他方法准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实验室的条件,合理选择和应用不同的检测方法,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盐水法

2.1 检测原理

天然IgM类血型抗体与对应红细胞抗原在室温下的盐水介质中出现凝集反应。通过离心,观察受血者血浆与供血者红细胞(主侧)以及受血者红细胞与供血者血浆(次侧)之间有无凝集现象,判断受血者与供血者之间有无ABO血型不合的情况。该方法利用了血液在生理盐水环境下的自然反应,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体内血液的实际情况。因此,盐水介质在血液配型检测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帮助医务人员快速识别潜在的ABO血型不配合问题。

2.2 应用效果

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在其初步筛查和快速检测方面表现突出。不仅能够较好地模拟体内环境,提供可靠的配型结果,还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出检测结论,极大地方便了临床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应急情况下,盐水法能够迅速提供初步的血型匹配信息,为临床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其主要优势在于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不需要特殊试剂,所以适合资源有限的基层医疗机构使用。

2.3 优缺点分析

虽然试验具有快速、经济的优点,但是它最大的缺点是只能检出不相配合的IgM完全抗体,检测不出IgG不完全抗体,因此在进行交叉配血时不能只做盐水法。它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低,对于低浓度抗体的检测效果不如聚凝胺法。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和盐水浓度的变化,可能导致结果的偏差。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结语:

聚凝胺介质和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各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聚凝胺法以其高敏感性和特异性,适用于精准的抗体筛查和配型检测,而盐水法以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著称,适合初步筛查和资源有限的医疗环境。两种方法在输血安全保障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临床输血过程中,输血科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合适的方法联合进行交叉配血,这样更能准确地了解凝集的性质,不同的方法之间的互相补充,互相验证,有利于提高交叉配血检测准确性和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